平日忙于“会饮”终成《会饮记》 李敬泽用碎片生活书写精神样本

2018年09月29日09:16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平时忙于‘会饮’,屡欠文债,总觉得并无成果,内心充满委屈,但是高兴的一点是我回家可以写《会饮记》,这些看似无用的行程最后却可以产生有形的成品。"9月28日,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在郑州谈到新书《会饮记》时对记者说。

  以"他"视角抽离出来掂量自己

  新书为何取名《会饮记》?何为"会饮"?字面上说,会饮就是聚会而饮,可饮茶可饮酒可饮水,也可以如梁任公般"饮冰"。实际上,"会饮"出于柏拉图对话《会饮篇》,说的是苏格拉底和一帮雅典大爷喝了酒泡了澡,谈天说地,探讨人生和真理。

  该书12篇散文是李敬泽作为《十月》预约作家的专栏作品。作者用亲历者的眼光,以"他"的视角来看待周遭,"让我可以抽离出来掂量自己"。他从历史的深邃中观照当代文学的现场,尝试去寻找那些隐没在历史的背面和角落的人,提及不被人熟知的姓名,拾起落满了灰尘的书籍,在缝隙中劈开思想的天地,发现文学之美,博古通今,横贯中西,旁征博引,汪洋恣肆,编织出属于李敬泽自己的文学地图。

  李敬泽的书写中,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作者在跟现实对话,跟世界对话,跟朋友对话,跟自己的记忆、经验、想象对话。这些声音有的尖锐,有的隐晦,有的委婉。读者既能从中听到众声喧哗,也能够听到作者独特的、自己的声音。这种写作方式,跟钱钟书的《管锥编》有类似之处,可以不断读,每次都能读到不同的声音。书中的每一篇文章往往都从一个现实的触点出发,比如一次谈话,一次会议,之后便是精神的"上天入地",在各种芜杂繁复的材料中跳跃与飞升,但又展现出严密控制平衡的梳理能力。

  用"四不像"文体书写精神生活样本

  有人形容李敬泽的书写文体有点"四不像",他这样回答,"我觉得文体并不是这本书的意思所在,有些读者注意文体可能因为它是读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我个人认为比文体更重要的是写作时的状态,随时把当下的感受和想法形状化,这时,写作和作品是处在一个表面上的。"

  《会饮记》描述的一方面是喧闹的带着烟火气息的人间生活,同时,也是精神上的交往。既是热闹,又是在热闹中发生的精神上的联系、关联和争辩。

  谈及这12篇行文的独特之处,李敬泽说它的有意思之处在于记录散乱的、片段的,看似无意义的当下其实是个实验行为,无形的东西落到纸上就是塑性。探寻碎片化的东西之间的联系,并推敲这些碎片反映出来的现代人的世界观。

  之所以想写这些内容的动力,李敬泽称是源于他的生活中接触到的当代文化的方方面面。那样的碎片不仅是个人生活,可能涉及文学、历史、美术、考古、语言学等,存在着各方面的矛盾和争辩。《会饮记》是现行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的样本,可能会作为百年后的一种参考。

  "我从不认为精神生活和智力生活是象牙塔式的半空上的生活,谈论所谓的高雅知识一定不要忘了‘世界的基础是一碗面’,是肉身和生活。"

640

  文学批评家的艺术形态日益多样化

  文学批评家经常被称为优秀作家的"伯乐",作为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认为,文学批评家的文化功能并没有丧失,只是在这个时代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是高度的仰仗文化权威,而现在无非是艺术形态不同了,比如像豆瓣、书评公号等。广义的批评功能依然存在,只是在文化体系里发生的作用更加复杂化。

  "传统批评家和学院批评家还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个时代,一个优秀的人要被埋没还真不容易,从文化生态来讲,比过去要多元化的多,出版社、杂志、网络、公众号,总有绽放的一隅。"

  李敬泽关注新鲜事物,认为在这个时代要向新鲜人群开放。每个人都被时代深刻的塑造改造着,同时也引发了人们深刻的焦虑,而很多人选择封闭。"在文学层面,活力永远是向新鲜层面才能保持的。"

  对于时下文学作品被大量改变成影视作品,李敬泽坦言,文学的价值绝不是看是否能改编成影视作品,他们在生产链上并不是上下游的位置。"我并不主张小说家们写东西的时候考虑是否能改变成影视作品。"

  李敬泽对河南感情深厚,对于将于29日颁发的南丁文学奖,他说,所有的作家都应该对河南有感情,河南厚重的文化底蕴几乎自然的流淌于他们的血液里。南丁文学奖是充满了温暖的文学情谊的奖项,南丁影响了河南几代作家。这个奖项是对南丁人格精神的怀念和铭记,也是河南文学从现代以来成就的展示,它推动了河南文学的发展,鼓励文学人才的成长。

  李敬泽自诩为新锐作家,好处就在于前方还有无数的可能性可供选择,"我是一个业余写作,但是也有业余习惯,可以随时随地写,并不太注重仪式感"。在忙乱中抽出时间夹缝式写作,就像抽烟斗一样可以把玩的小活。


编辑:魏蔚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