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展出镇馆之宝《康熙南巡图》
日前,沈阳故宫“镇馆之宝”《康熙南巡图》稿本第二卷在敬典阁展出。
本次沈阳故宫展出的《康熙南巡图》以纸本、小青绿为主绘制,手卷包首以黄色锦地花绫布制成,上以楷书撰题签:“圣祖仁皇帝南巡回銮图,第二卷”,其下另题小字“宋骏业进呈,王翚制”。所绘内容为康熙南巡途经江宁直至瓜洲回京路程图。康熙的庞大船队,挂白帆,顺江而下,直至瓜洲城(今扬州南)。画卷由南京南部雨花台起画,经报恩寺,近抵江宁城郊。沿途望村居、看水榭、经闹市、过码头,越无数山石、湖汊,转入长江。途经雨花台、报恩寺、水西门、旱西门、石头城、弘济寺、关帝阁、燕子矶、刘家山、纱帽洲、郭璞墓、金山、瓜洲城等多处。从中可以看到大量反映当时风土人情、地方风貌以及经济文化繁荣的景象。
根据史料记载,康熙即位后,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至康熙四十六年(1707)的24年之间,先后进行六次南巡。他从北京出发,由山东入江苏,泼江而南到苏州、南京、杭州,最远渡过钱塘江,到达绍兴。《康熙南巡图》记录康熙南巡盛况,此次展出的稿本第二卷所绘内容为康熙二十八年第二次南巡的场景。正本绘制前,先绘有稿本十二卷,呈康熙御览钦定后,再绘制正本十二卷。稿本为纸本淡设色,内容与正图大致相仿,尺寸比正图略小些。目前可确定的《康熙南巡图》稿本仅存三卷半,其中较完整的三卷,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南京博物院和沈阳故宫,而另外半卷残本,则由私人藏家收藏。
在清代,此类《康熙南巡图》画卷是为最高统治者树碑立传的作品,画面都以皇帝为中心逐步展开。作者在描绘时,必须将皇帝南巡所经过的地方和事情如实地表现出来。当时宫廷画院虽然聚集着很多画家,但仍无法完成此类作品。为了要把“南巡盛典”记录下来,康熙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求并选拔绘画能手来绘制《南巡图》。御书处办事刑部员外郎宋骏业向康熙推荐了他的老师王翚。此时王翚六十岁,正是技艺成熟、创作旺盛的时期,得到了康熙的首肯。随同王翚到京师作画的还有他的弟子杨晋,此外还集中了宫廷内外的许多名家高手,如冷枚、王云等画家均参与了创作。王翚采用长卷形式来描绘皇帝南巡盛举,且每卷画独立成幅。虽然画中记录的是多日的内容,但由于采用长卷,因而保持了路线和情节的连续性,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创作过程中,素材的选取、构图的规划是由王翚完成,局部的细致刻画是由其他画家完成。全部十二卷《康熙南巡图》经由王翚等众多画家历时六年完成。绘制完成后,康熙非常满意,赐书“山水清晖”与王翚以示嘉奖,并提出赐官,但被其婉言谢绝。王翚晚年自号“清晖主人”,正是为了纪念这一次的荣宠。
(本报记者 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