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父母聊聊这40年】今昔对比,一张旧照片见证我们生活的巨变!

2018年10月29日10:39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魏蔚)不知何时,记起这张泛黄的旧照片。它静静地躺在我们的家庭相册里,有三十个年头了,随着我们搬了几次家,从小房子到大房子,基本无人问津。很幸运,它被保存了下来,经过父亲的讲述,我才回忆起这段与“老郑州”的过往。我和父亲,1988年10月在郑州邙山黄河岸边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背后的黄河安静而又祥和,而岁月的长河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郑州的“蝶变”以及像我们这些个普通人生活的变迁。

旧照片1

  谈工作

  基层医疗工作者的坚守:从20岁干到了55岁

  我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邓州市裴营乡当地的老中医,父亲年轻时常常在爷爷的监督之下背各种医书,但是没有走上中医的道路,而是选择去当地卫生院做一名外科医生,现如今在邓州市古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从医35年,父亲亲历了乡镇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变化。

  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起步,旧有的农村合作医疗失去依托,并逐渐解体。此时,一批经验丰富的“乡村医生”开起了诊所,作为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网底”,在多年的基层卫生建设中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父亲因为工作原因和这些“乡村医生”联系非常紧密,这些诊所有一些特点:“多以家庭为单位,‘乡村医生’是主治医生,家人、亲戚在简单培训后,留在诊所负责包药、打针等。”那时,村民们生病首先去诊所,治不了就送去乡医院。乡村医生解决了大部分农村人看病的难题。

  新农合制度的实施,也宣告乡镇医院的“复活”,父亲当时所在的卫生院经营上有了很大的改观,而村医们却开始面临生存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现在,每个镇街都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父亲现所在的古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小虽小,五脏俱全,包括免疫接种、中医、西医等。我的一个直观的感受是:回家看病一般不需要去大医院,小病在社区中心或者卫生室里都能解决,这是比较方便的。

旧照

  20岁走上这条道路,从一个基层医生的亲历中,看到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一步步的变化,同时家人们常说:“我们老了,谁来接这个班?”现在年轻的医生因为挣不到钱而不愿意到基层去,不愿意接班。“希望国家在政策上照顾一些,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留在基层为百姓服务。”这是他们的心愿。

  谈生活

  郑州成为第二故乡

QQ截图20181025211222

  现在父母来郑州的频率基本保持在每月一次。前几年,我们全家去了黄河游览区,当年的留影处别是一番模样。每一次到郑州,都刷新着他们对郑州的认识,俨然成为第二个故乡。

  “上世纪80年代,我还在上高中,骑一辆自行车就能把郑州转个遍。”在碧沙岗公园的树荫下,一位老人回忆改革开放初期的郑州,“城区范围,北边到农业路、东边到城东路、南边不到航海路,西边过桐柏路仅有几个厂,大部分地方还是麦地。”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不沿边、不沿海,原本人口、规模均不占优的城市,却在后来的发展中,吐故纳新,化蛹成蝶,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一路成长为中部地区的特大城市。

  改革开放40年,不仅是从新旧照片的对比中,看到了外部世界巨大的改变,更是生活轨迹点点滴滴的更迭,获得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多。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