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河南 带我读懂中国
新华社河南分社 记者宋晓东
2014年的夏天,我第一次接到了报道麦收的任务。在南阳社旗,我跟着一位老乡,坐着他的三轮车去收麦子。收割机前脚刚走,我就急忙从车上跳下来。没想到脚一歪,一根麦茬直接扎进了鞋里,划出了一道血口子。我龇牙咧嘴地说,怎么这么扎人,老乡却在旁边呵呵直笑:你是外地来的吧,没收过麦子吧,咱河南的农活你可闹不懂。
麦茬扎脚,可老乡的话却扎心啊!我当时就想,一定要把河南跑个明明白白。5年多的时间,我这个生在草原,长在城市的外乡人,已经跑过了河南的80多个县,接触了无数的农民。从以前韭菜和麦苗都分不清楚,一听到河南话就蒙圈,到现在脱口就能说出地道的农家话,偶尔还能有两句纯正的河南腔,我成了半个河南人。我每次参加总社组织的全国调研时,常常跟别人说,我们河南好。爱上河南,不仅仅因为这片古老的中原大地,更是因为这里的人。
原玉荣是新蔡县的一名驻村干部,我跟她在村里走的第一天,就发现了她的与众不同。村民们谁看到她都要跟她聊上两句,老人家见到她都拉起她的手,孩子们看到她离着老远就蹦着喊原书记好,一个比一个嗓门亮。到了饭点,她在村里更是“寸步难行”,谁都想叫她去自家吃口饭。
2015年原玉荣刚驻村时可不是这样。那个时候,为了打开工作局面,原玉荣每天背着双肩包,骑着电动车,挨家挨户地走访,刚开始村民们对她不熟悉,有人看到她来了扭头就走,有的村民甚至关门不见。但她没放弃,一次进不去就去两次,用了半年时间终于把全村每户都走了一遍。
村里有一家贫困户,家里有条很凶的大狼狗,不少人都绕着他家门口走,可原玉荣天天往他家跑,连大年三十都在他家过,现在狗见了原玉荣一声不叫,大家都说她是“狗不咬”书记。
采访中,我发现在村里有一个不能聊的“敏感话题”,那就是走。按理说,脱贫了,第一书记要回到原单位,可每当我问起这件事,原玉荣会哭,村民会哭,连六十多岁的老汉都直抹眼泪。他们舍不得啊,她舍不得离开这个村,舍不得离开这群人,老百姓更舍不得这个好书记。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河南在去年一年就能够实现106万人脱贫,正因为有一批像原玉荣这样的好干部,他们在干实事。
每一个新闻单位,都有它自己的精神特质,勿忘人民,是渗入到每个新华人血液里的红色气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河南认识的加深,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我要为这里的百姓、为这里的发展,鼓与呼。
第一次见到李开华是2016年,他坐在麦堆旁,眉毛拧成个死疙瘩。看着他家冒尖的粮堆,我说,老哥今年的收成不错吧。可他却说,粮卖不出去丰收顶个啥用。一句话顶的我不知道怎么接,但看着愁眉不展的李开华,我却特别为他做点什么。
慢慢聊着,我发现这两年种粮成本在涨,生活物价在涨,可粮食价格却没怎么涨,偶尔碰到个天灾,卖粮食还是个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带着疑惑,我跑了河南的很多个县,也跟其他农业大省的分社交流了情况,我们发现中国农业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一面是种出的粮食卖不出去,一面是粮食企业买不到满意的粮,两头都急得跳脚,问题就出在了中央提出的“结构性矛盾”。
经过两个多月的采访,我结合河南产粮大省的报道优势,发表了《产粮大省何以出现“买粮难”》的报道,中央领导和河南省领导5次批示,加快推动了河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河南这个传统的农业大省也在改革中率先向农业强省迈进。这篇稿件也获得了2017年的中国新闻奖。
今年麦收的时候,我发现不少地方的秸秆直接打捆回收了,我再也不用担心麦茬扎脚了,那根扎进我心里的麦茬拔了出来,取而代之的是原玉荣激动的热泪,李开华舒展的愁眉,还有老百姓的一张张笑脸。我相信,好新闻能击中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那是普通人的平凡生活,我愿意做他们的聆听者和记录者,用我手中的笔,记录下出彩河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