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人民奋斗的故事
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赵宇
在今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接下来我要为大家讲述的就是我在采访中遇到的平凡人奋斗圆梦的故事。
我们常说“摔倒了还能再站起来”,但对于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来说,只要摔一次,他就再也起不来了。这是2017年10月,我第一次见到袁勇刚时的情景。他被称为“蜘蛛人”,每天的工作就是用手里的长柄刷清洗高楼外部的窗户。虽然辛苦,但他还是希望楼能再高一点,因为楼越高擦的平方数越多,挣的钱就越多。2003年刚来郑州时,袁永刚的工资每天是35块钱,5年前是200块,现如今每天450块。看着干净整洁的大楼,袁永刚内心很有成就感,他说,我丈量城市的方式就是手中的安全绳,五年前用150米,现在楼房越盖越高,绳子不够用了,已经增加到了300米,足足长了一倍。前不久,袁勇给我发了条微信,今年,他和家人搬进了在郑州刚买的新房,给别人擦了15年窗户,现在他也可以给自己擦一回了!每一次在窗外干活时,看到窗户里面忙忙碌碌的年轻人,袁勇刚都会想,以后自己的孩子也能在窗户里面上班该多好。
在高空中袁永刚看到了城市的发展,接下来让我们换个角度,各位有没有观察过脚下的城市?在这里,一列列地铁来回穿梭,保证着城市动脉的畅通。修地铁,挖隧道,大家知道用什么设备最给力吗?对,就是这个庞然大物,有五层楼高,4800多吨重,它的名字叫盾构机,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制造!
作为盾构机的设计师,范磊在城市的地下工作了九年的时间。他告诉我,以前,我们用的盾构机全部靠进口,处处受制于人。为了自主研发,中国人用了几代人的时间。如今,八零后范磊已经是异形盾构机研发团队中的第三代主力。一个盾构机,十几万个零部件,每个细节都不能有瑕疵,在开挖测试过程中,范磊经常会冒着塌方被埋的危险进入机器内部进行检查。经过反复试验,2013年12月,中国第一台超大断面矩行盾构机研制下线。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异形掘进机研制技术的国家。在采访范磊的时候,他特别骄傲地告诉我,现在,不管是什么形状的盾构机,我们都能做!他最期待的事儿就是等孩子长大了,带她看地铁看隧道,然后骄傲的说:瞧,这是你老爸建的!
总书记说过:“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己。”作为国之重器,异形盾构机的研发生产,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品牌地位。看着盾构机,范磊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这是几代人的奋斗,更是整个中国的奋斗。
听到这句话的时刻我热泪盈眶,那一瞬间所有的画面在我脑海中闪现,作为一名九零后,我觉得我们何其幸运生在了这个伟大的新时代,在这里当一个人对你诉说着梦想的时候没有人会去嘲笑他眼睛里闪现的那一束光,你身边经过的每一个行色匆匆的人他们面前都有一个目的地,都在不断地奋斗。跟老一辈相比,我们或许没有那么多壮丽的革命色彩,但依然葆有一样的家国情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从一个人到几代人再到整个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一个个像“袁勇刚”、“范磊”一样的普通人,在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同时,组成了出彩河南人的群像,汇聚成了13亿奋斗者的“中国梦”!
那么我呢?我的奋斗又是什么?在一次次采访中,我越来越坚信,每个普通人在新时代的奋斗就是最好的故事,这个故事有你,有我,有在坐的每一个人,而我的奋斗目标就是将这些故事精心记录、用心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