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中原40年|社会治理:从“政府本位”到“社会本位”

2018年12月07日07:54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11月5日,中原油田柳阳居民管理区的工作人员在为老职工填写高龄津贴申请表。该居民管理区制作微笑提示牌,开展微笑服务,受到居民欢迎。

  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我省始终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把社会治理摆到实现总目标的大局中去谋划、去推动,积极创新社会治理,保障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一张多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平安网”已在中原大地铺就,并不断向纵深拓展、延伸、提升。

  □本报记者李凤虎

  平安,是人民安居乐业的期盼,也是社会发展繁荣的保障。

  “平安河南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综合性载体和有力抓手,是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基础性工程。”近日,省委政法委综治一处处长刘宏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我省综治系统积极创新社会治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中原更加出彩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组数字就是最有力的证明:2017年,全省公众安全感93.51%,群众对政法机关的执法满意度90.56%,较2016年分别上升2.09和1.6个百分点,我省连年被评为全国综治工作优秀省。

  我省各级党委、政府把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重点民生工程和重点督查事项,在组织领导、政策支持、人财物投入等方面给予了有力保障。

  积极预防矛盾纠纷,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2014年,省委、省政府“两办”下发《关于完善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的指导意见》,市、县、乡均建立了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机关、行政部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目前,全省共建成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平台52342个。

  我省不断拓展人民调解组织类型,扩大人民调解工作领域,在全社会织就一张宽领域、广覆盖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网络,在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劳资关系、交通事故等领域,推进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目前,全省已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873个、人民调解组织5.5万个,人民调解员21.5万人,大量的矛盾纠纷被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平安不平安,首先看治安。全省政法综治部门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为抓手,持续开展“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年”活动,实现市、县、乡三级主要道路和重点区域全覆盖,基本建成覆盖全省的视频监控体系,视频监控在侦破案件、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为根本,治安为民;民齐者强,治安在民。群防群治成为我省治安防控体系的强大支撑,目前市、县、乡三级均建立了专群结合的治安巡防队伍,提高了见警率、见巡率。此外,大力推广治安财产保险,加强对多发性侵财犯罪的打击和防范工作,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省委政法委把基层基础建设作为平安建设的基本保障,以平安创建为抓手,大力加强基层综治组织建设。目前,全省99.8%的乡镇(街道)、98.1%的村(社区)综治中心完成了规范化建设任务。

  近年来,我省相继开展了平安乡镇(街道)、平安村(社区)、平安单位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市场、平安汽车客运站、平安景区等10个行业平安创建活动以及“和睦家庭”创建活动,积“小平安”为“大平安”,以行业系统平安促进全社会平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刘宏东说,“平安河南建设,说到底就是要以造福民众为根本点。我们要不断创新理念、思路、机制和举措,以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检验标准,着力破解平安河南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维护社会安全有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实现全省和谐稳定。”③5

  研究者说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高卫星:

  新时代的社会治理需要多元主体合作

  创新社会治理,政府不能唱“独角戏”,需要全民参与唱响“大合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新理念,在我看来,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味着社会建设由过去的政府单一主体管理,转变为多元社会主体合作治理。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意味着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是多元主体的合作共建。社会治理的合作共建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满足民众需求方面,不同的治理主体具有不同的优势特色:基层党委政府具有较强的动员能力、协调能力,基层社会组织具有较强的机动性、灵活性,多元主体合作共建,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当然,只有民众的积极参与,才能提高基层公共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

  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是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主要体现在基层社区的矛盾化解、纠纷处理、危机应对等方面。多元合作共治的社会治理,并不是党委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也要强化基层政府社会治理的主体责任;既要发挥基层社会组织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问题的积极功能,又要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形成群防群治的网格化治理体系,最终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之间的良性互动。

  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是多元主体的合作共享。创新社会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基层社区充满活力、和谐有序,让多元社会主体共享治理成果。这就需要建立不同的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商沟通机制,完善利益协调保护机制,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多元社会主体在合作共建共治中都能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总之,我觉得新时代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既能加强和巩固党在基层社会的领导地位,又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建设的积极性,是新时代基层社会建设的重要体制机制创新。③5(本报记者王绿扬整理)

  社会治理大事记

  2004年

  河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

  2012年

  河南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郑州召开。审议《全省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方案》和《河南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议事规则》,研究部署全省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2014年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平安河南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明确了我省基层平安创建的内容和目标

  2016年

  《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办法》出台,我省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落实领导责任制,全面推进平安河南建设,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2017年

  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印发《深入推进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方案》,推动我省综治创新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2018年

  省司法厅联合省信访局印发《关于人民调解参与信访工作的意见》,对人民调解参与信访事项调解处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图/本报资料图片

编辑:史海山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