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怎样才能焕发新生机?

2018年12月22日08:29

来源:大河报

修武县双庙村的清代文举人故居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岩实习生施学霞文图

  少人居住或无人居住,同时难以留住游客,是近年来困扰我省不少传统村落发展的一大共性问题,使得不少传统村落即便得到保存、保护,但由于环境破败,不够宜居、宜人而缺乏生机和活力,难以形成旅游价值。

  在这方面,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作为拥有71个中国传统村落、被誉为“古典中国”县域标本的浙江省松阳县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和实践,相关经验、做法和理念,值得我省反思、学习和借鉴。

  景观别致的传统村落

  冬日格外冷清

  沿着修武县北部山区弯弯曲曲的山路向上,平原早已消融的积雪开始逐渐增多。尽管有阳光普照,但山风吹过,依然冰冷刺骨。

  12月15日下午2时,青龙峡景区山门内,中国传统村落双庙村的招牌醒目,但这里与已经闭园的景区一样,人迹稀少。村内的新街道上,两旁家庭旅馆、饭店扎堆,不少还在建设中,但不少店面都关着门,没有营业。

  与新街道相比,依山势而建的双庙村老村则显得破败。入老村村口的一座高两层的石头房,是村子的一座古庙遗址,但主殿和配房的屋顶已经坍塌,直径四五十厘米粗的木梁已经腐朽,屋子内更是长出了大腿粗的老榆树。

  伴随着破败的,是冷清。沿着石头铺就的弯曲小路,拾阶而上,村子里完全没有了喧嚣,也无鸡鸣犬吠。走过了十多家,不少都是大门紧锁,没见一人,唯有一名穿着棉袄的老者路过小巷。

  村子的绝大多数房屋都是就地取材,利用石头建成,包括屋顶的石板。不少石墙缝隙契合,匠心独运,还用上了石灰填缝,以及金属片嵌入加固支撑。尤其是清代文举人故居、武举人故居,无论是建筑格局还是施工工艺,都更为考究。

  “这些铁皮,都是以前富裕人家砸掉铁锅,用碎片嵌进墙缝里的。这样一来,石头墙更结实,也叫铜墙铁壁。”修武县西村乡包村干部宰随州说。

  他在村子里生活了几十年,如今90岁高龄的老父亲卧床在家,由他照顾。“赶上旅游旺季,村里能做生意,人气还很旺,现在景区闭园,没游客了,年轻人也都出去了,村里没多少人了,留下的也都是老人居多。”他说,即便年轻人回来,包括游客居住,都很少去老村,都是住新街上的新房。

  少人居住

  不少民居年久失修

  拥有3个自然村,5个古兵寨、200多口人、1000多年历史、紧邻景区的双庙村,已于2013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在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眷顾下,理应发展得顺风顺水,人气较旺,但现实却如此尴尬,一度让这里的人们困惑。

  实际上,这种传统村落的境况并非双庙村独有,在省内的多个批次入选的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中,属于共性问题。

  此前,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曾陆续走访了信阳市新县八里畈镇丁李湾村、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平顶山市郏县渣元乡渣元村、郏县堂街镇临沣寨等省内的中国传统村落也发现,不少传统村落内都是少人居住,甚至无人居住,老人留守问题十分突出。

  又比如,作为太行山中的典型古寨,卫辉市狮豹头乡小店河村寨内现存不少古民居,入选了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但村民大多已离开了古寨生活,住户从几十户锐减到了十来户,且都是老人。村民们“为了改善生活”,放弃古寨,在古寨附近建起了新村定居。

  与传统村落冷清相对应的是,不少古民居年久失修,已经空置,或者出现了漏雨、构件缺失、屋顶坍塌等残破问题,已经不适宜居住。

  而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不少古村落保护志愿者看来,一方面是因为城市化发展大潮下,年轻人大量进入城市,农村越来越凋敝,大环境难以改变,另一方面也与古民居修缮价值被低估、地方相关部门的修缮资金难以筹集等原因有关。

  宜居才能吸引人

  对于省内传统村落面临的这一问题,不少地方已经开始着手解决。在这方面,目前拥有7处中国传统村落(其中一处正在公示中)的修武县也在寻求突破。上个月,该县相关方面带队,前往被誉为“古典中国”县域标本的浙江省松阳县考察,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获邀参加,领略了该县中国传统村落的魅力。

  拥有71处中国传统村落的松阳县,在中国传统村落申报、保护、开发等方面一直很重视,经验很成熟、很丰富。

  比如,该县“船型古村落”赤寿乡界首村,仅明清古建筑就有21幢。漫步于这里的千年古驿道,干净、整洁、古色古香的环境,远离喧嚣的城市,仿佛让人来到了世外桃源,江南秘境。

  松阳县当地相关负责人讲,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传统村落,得益于他们建立起十几支工匠队伍,持续推进的“拯救老屋行动”,对传统老屋进行修旧如旧的修缮。

  松阳县委书记王峻介绍,他们对不少古民居进行了文物认定,并立有标识。在严格修缮、保护的同时,该县注重对原有传统村落的深层次文化挖掘,“以点及面”带动经济发展,实现“文化引领乡村复兴”。

  “不管是修缮古民居、打造自然环境还是挖掘文化产业,都是要让这里的中国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人,不管是本地人还是游客。”他说,“一些企业要进来开发,尽管投资很大,但如果不顾古民居保护,大拆大建,我们宁可不要。”

  保护第一开发第二

  发展特色经济是出路

  资料显示,截至今年12月份,我省共有中国传统村落124处,另有78处正在公示中,总量在全国各省、市、区并不靠前,但按照省内资深的古民居保护志愿者团队负责人金鑫的话说,如果从实际拥有的资源来说,河南省的传统村落发展潜力和空间并不小。

  “曾经,河南省不少地方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忽视了传统村落的保护,造成不少传统村落资源消失,现在随着各方观念的改变,这种境况正在慢慢改变。”金鑫说,在省内不少县域,中国传统村落以及潜在的传统村落的保护正在被提上日程,给予了足够的关注,“问题正在改善”。“但我们的重视程度,包括理念、投入等,毕竟还没有外地一些地方高,这也是现实。”

  对此问题,郑州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郑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郑东军也感同身受。近年来,他一直在受聘进行郏县临沣寨的建筑设计工作。在他们的积极参与下,这个昔日破败的古村落,目前按照《郏县堂街镇临沣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蓝图,正在焕发生机。

  “保护应该是第一位的,只有保护好遗存,传统村落才有发展的根基。开发,也只能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依托传统村落的自然、文化等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是一条重要出路。”他说。


编辑:谭敏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