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暂停上市数量或创近年新高,这17家公司风险最大

2018年12月23日09:07

来源:大河网

随着12月下旬的到来,A股公司今年业绩情况基本落定。遵循每到岁末年初,总有一些ST公司面临保壳压力的惯例,今年年末,ST类公司保壳动作虽然也在明显增多,不过相较往年,也出现了不少新特点。大河财立方-中原地区最具影响力财经全媒体平台←戳我下载

一方面,随着监管环境和市场生态的变迁,借道重组实现“乌鸡变凤凰”的传奇案例出现锐减,另一方面,连续两年亏损且最新一期每股净资产为负值的上市公司案例同比剧增。两大压力交错之下,从今年三季报情况来看,今年暂停上市的A股公司家数猛增到17家,即便不少公司在第四季度加紧运作保壳,明年1季度内即将暂停上市的公司家数数量创出近年来新高,也成为较大概率事件。

| 暂停上市“异象”

根据chioce金融终端统计,从今年3季度财报来看,今年共有17家公司的风险预测结果为可能暂停上市,创下近年来新高。

以*ST厦华为例,公司2018年9月30日每股净资产为-0.01元,市净率为-396倍。厦华电子早在30年前设立,曾是福建最大的电子企业。在连续亏损之后,当代系资本于2013年开始接盘,剥离了原彩电主业,虽然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ST厦华先后筹划了火瀑云、爱财网络、苹果信息、数联铭品等多次重组,不过最终都由于受到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均以失败告终。这也导致公司一直未能注入新的业务,只能依赖贸易业务“养壳”,直至净资产在今年转负。

| 壳,保还是不保?

当然,在第四季度,前述名单中不少公司都进行了保壳运作。

以*ST蓝科为例,公司在10月底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蓝滨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拟将其所持有的位于上海市吕巷镇和平村3150号的6.71万平方米土地和其上1.92万平方米的房产以进场挂牌交易方式进行对外转让,这被市场解读为弥补和覆盖今年前三季度亿元亏损规模的保壳之举。

今年11月,公司又筹划将全资子公司机械工业上海蓝亚石化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100%股权经评估作价后转让给国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让价格根据评估价值经双方协商确定为2.5亿元,倘若资金到账,*ST蓝科全年业绩将转正保壳。

还有部分公司通过申请重整破局。以*ST信通为例,面临证监会立案调查尚无结论、银行账户多数被冻结、业绩逐渐下滑、年报被出具非标意见等诸多困境,公司日前被爆出已向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重整,以恢复公司资金的流动性、正常履约能力、可持续经营能力。

不过,即便时至年末,也依然有部分ST公司没能见到运作迹象。最为典型的是*ST龙力。今年前9个月,*ST龙力巨亏2.5亿元,显示债务危机影响持续深化。由于公司去年已经亏损35亿元,倘若今年不能转为盈利,暂停上市已经板上钉钉。不过,在今年公告中,并没能见到公司通过转让资产等方式谋求自救的信号。

在2018年上半年,包括*ST华泽、*ST海润、*ST上普、*ST众和在内的4家ST类公司被暂停上市,其中既有因为最近三年连续亏损的原因,也有最近两年连续亏损且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原因。

再往前回溯,在2017年,也有*ST钒钛、*ST吉恩、*ST建峰、*ST昆机四只个股因为业绩连续亏损而暂停上市,其中*ST吉恩和*ST昆机此后没能重生,遭遇退市。而在2016年当年,只有ST新梅(行情600732,诊股)一只ST类个股因为最近三年连续亏损遭遇暂停上市。

| 保壳难度加大

在投行人士看来,部分ST公司至今未采取保壳运作,与多重因素有关。

一方面,无论是卖资产、卖股权还是卖壳,保壳运作通常通常都需要与对手方进行买卖交易。而今年以来,民营企业遭遇钱紧的新情况,无力入主或者接盘;国资则不会对空壳公司感兴趣,这导致部分ST公司运作难度空前加大。

实际上,从*ST蓝科、*ST大唐的公司保壳运作来看,今年以来,国资系ST公司的保壳进展明显要优于民营类ST公司。尤其对于那些没有实质性业务,只有空壳运转的公司而言,未来运作难度或仍将加大。

另一方面,监管层近来先后规范了并购重组运作,压缩了上市公司保壳空间。一大表征是,近年以来,交易所也不断对重大资产重组事项问询。

安永审计服务相关合伙人就对记者表示,监管不少规定都明显抑制投机资金对壳资源的炒作,对于试图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规避暂停上市命运的上市公司而言,保壳难度显著上升。随着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高度重视,在“优胜劣汰”的监管高压下,一些上市公司的保壳术必然会逐渐走向失效,这对于保壳的ST公司来说无疑增加了难度。

责编: 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编辑:史海山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