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回春 河南“画郎中”让古书画重获新生

2019年01月03日07:29

来源:大河网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康翔宇

  大河报讯 历经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书画流传至今,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多数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轻则影响保存和观赏,重则直接危害书画存亡。对这些产生病害的古书画进行保护、修复,是博物院文物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而这些为古旧书画“续命”的技术人员被称为“画郎中”。

  这些神秘的“画郎中”有着如何的日常?他们又是如何“妙手回春”,让古书画重焕生机的?正在河南博物院举行的首届文物保护成果展(书画展),让文物爱好者有机会现场感受“画郎中”们的修复技艺。

  “现在给大家展示的工序叫托画芯,这是书画修复的一道必备,也是非常关键的工序。”在博物院东配楼展厅,一位文物修复师为参展观众现场演示。只见他将一幅画作平铺在桌子上,用一把排刷小心翼翼地将小盆内的白色液体均匀地涂在画作背面,“正在涂的是稀释后的糨糊,就是最原始的小麦淀粉糨糊。因为这种材料最大的特点就是可逆性。”他边演示边介绍,古书画通常已经装裱过,有的经过数次修复和装裱。对于破损严重的书画修复时需要将原有的装裱揭去。“书画性命,全关于揭,尤其是在揭去托画芯的那一层,更要小心谨慎,因为这一层关乎整个画作的‘命’,所以我们也叫它‘命纸’。因此我们必须要做到所有的黏合材料都具备可逆性,以便于若干年后需要再次揭‘命纸’时,不至于破坏画芯。”

  接着,文物修复师将一张全新的白色宣纸覆盖在已被完全涂湿的画作背面,又在画作的四边用宣纸条再次加固,并用糨糊再次将整幅画作涂湿。“等它自然风干,整个托画芯就算完成了。”

  据河南博物院书画修复室负责人、副研究员曹晋向记者介绍,托画芯仅仅是复杂的书画修复中的一步,一幅古书画要想重获新生,需要经历一系列极其精细且繁琐的工序。此次展出的117幅书画文物,是文物修复师们共同努力了18个月的成果。这是河南省首次将书画修复技艺展示给公众。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月13日。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