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按既定路线图稳步推进

2019年01月05日09:34

来源:法制日报

  ● 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定位,主要有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四大功能

  ● 国务院机构改革与党中央机构改革同步进行,在机构设置和调整方面与党中央机构统筹安排

  ● 在“互联网+政务”背景下,多个省份设立相关机构,负责大数据管理、智慧城市建设等工作

  “我在年前参加了公务员遴选,笔试、面试都已通过,就等着到新的机关上班了。可在2018年3月,忽然收到一个通知,说是因为机构改革,人事全部冻结了。”说这话时,张晴的情绪明显有些低落。

  《法制日报》记者采访得知,张晴所说的机构改革,指的是2018年3月21日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依据机构改革方案,中央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在2018年年底前落实到位;省级党政机构2018年年底前调整基本到位;所有地方机构改革任务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2018年的机构改革,目前正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路线图稳步推进。而机构改革期间冻结人事,也是一个惯例。机构改革全部结束后,人事就会自动解冻。”有专家告诉记者,类似张晴这种情况,其实不用担心,不会影响她进机关的梦想,无非是晚几个月而已。

  中央国家机关

  理顺整合职能精准改革

  关于2018年机构改革,来得其实并不突然。

  上海公务员林静告诉记者,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已透露了机构改革的动向,其中引人关注的有4个机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和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

  林静说,对于后面三类机构,与最终公布的方案一致。“略有不同的是,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提到的是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最终成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

  有专家认为,从“小组”到“委员会”,不只是简单的名称变动,个中意义非同一般。“相比于领导小组,委员会的职能范围更广、机构设置更规范、参与成员更多元、统筹协调更有力、决策议事权威性更高,有利于完善党对重大工作的科学领导和决策,形成有效管理和执行的体制机制,加强党中央对地方和部门工作的指导”。

  公开资料显示,通过更名和新增,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目前除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外,还有中央审计委员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央财经委员会、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和新组建的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而对于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定位,主要有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四大功能。

  记者梳理发现,相比前7次机构改革,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还有一个重大突破,就是与党中央的机构改革同步进行,在机构设置和调整方面与党中央的机构统筹安排:中组部不仅归口管理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还将合并原来属于人社部管理的国家公务员局;中宣部承担此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新闻出版管理和电影管理职责;中央统战部不仅归口领导国家民委,还承担了国家宗教局、国务院侨办等部门的职责;中央政法委承担了原来综治、维稳、防范邪教等机构的主要职能(公安部也承担防范邪教的相关工作)。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很多部委具体职能、涉及司局处进行重新理顺整合,具有精准改革的特点。

  而坊间之所以连呼“力度之大超乎想象”,是因为此次机构改革涉及武警部队。

  武警8大警种指的是:警卫、内卫、黄金、森林、水电、交通、边防、消防部队。

  关于武警部队的改革,目前去向已经明朗:边防部队划归公安,结合新组建国家移民管理局进行适当调整整合;警卫部队转为人民警察编制;消防部队和森林部队划归应急管理部;黄金部队并入自然资源部,原有的部分企业职能划转中国黄金总公司;水电部队组建为国有企业。

  有专家认为,国家海洋局(中国海警局)领导管理的海警队伍,以及此前参与海关执勤的武警部队,整体归建武警部队。“这是遵循军是军、警是警、民是民原则”。

  国务院机构改革后,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根据机构改革方案,一系列新机构出现在中国的政治视野中,而国土资源部、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三峡办、银监会、保监会等退出历史舞台。

  按照改革时间表,中央和国家机关要在2018年年底前落实到位。

  省级机构改革

  一些地方“自选动作”成亮点

  2018年5月11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地方机构改革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审议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进展情况报告》。

  2018年11月4日,河北省应急管理厅挂牌成立。

  “不光是名称变了,我们的工作内容也将发生很大变化。”原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朱毅(化名)告别同事,到了新的单位。

  朱毅说:“安监局的职责调整很大。”按照批准的方案,河北省应急管理厅将省安监局的职责,以及省政府办公厅、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国土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和省防汛抗旱、减灾、抗震救灾、森林防火指挥部的相关职责整合,作为省政府组成部门。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公开的一些省份的党政机构数量有了较为明显的精简。其中,北京65个,重庆和天津均为64个,上海为63个,其他省份党政机构平均数量在60个左右。在机构设置上,凡涉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的机构职能,地方的方案基本与中央对应,如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等部门;另一方面,部分省份也推出了一些“自选动作”,设置了各具特色的新机构,如山东为打造海洋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组建省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和省海洋局;广西组建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试验田和开拓者,海南组建了海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

  针对营商环境问题,辽宁将2017年成立的全国唯一的省级营商环境监管机构“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调整为“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并升格为省政府直属机构。黑龙江也组建了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矛头直指行政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互联网+政务”的背景下,多个省份设立了相关机构,只是名称各不相同,包括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数据资源管理局、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政务数据服务局等全新机构,负责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管理、信息化、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工作。

  有专家分析,多省市组建“大数据局”的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已经离不开大数据的应用和开发。“目前中央层面还未成立相关的整合机构,在大数据方面是分领域归不同部委主管,但具体执行到地方时,还是各自为政”。

  “政务信息孤岛问题,是由于信息数据被分割存储在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中,未能互联互通和整合利用。信息孤岛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分散,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各个部门间的权力和利益格局意识,这些改革可能不是一个大数据管理部门能解决得了,还需要从顶层进行设计和推动。”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詹承豫说。

  “自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后,中央要求各地金融监管部门加挂地方金融监管局牌子,明确对相应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责。这意味着‘一行两会’对银行、保险公司等大型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地方金融监管局对小型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实现了对所有金融机构的分层监管。”有专家分析说。

  随着贸易和经济交流的扩展,跨地域甚至跨境经贸合作日益普遍,一些省份相应成立了专门机构。其中,广东组建了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广西组建了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吉林在商务厅加挂了中朝罗先经济贸易合作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湖北则在发改委加挂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

  记者查询发现,随着上海的省级机构改革方案获批,全国31个省区市的省级机构改革方案已全部获得中央批准,预示机构改革的“省级工程”因此全面进入“施工期”。

  按中央要求,省级机构改革要求在2018年9月底前报批,2018年10月、11月公布方案,2018年12月底前完成“机构挂牌,领导到位,人员定岗”。而从披露的情况来看,海南省在2018年4月底正式启动机构改革方案起草工作,根据改革进度安排,海南在2018年9月底就已基本完成省级机构改革,2018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市县机构改革,这比其他省份都先行一步。

  市县机构改革

  省级机构改革是基础和样本

  省级机构改革后,市县一级的机构改革方案也正在快步跟上。市县机构如何改,受到社会各界所关注。

  “机构改革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在地方机构改革中,省级机构改革是基础和样本。省与市县的机构改革方案,由于所属层级的不同虽然各有侧重,但一条红线贯穿始终,那就是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专家说,中央对市县机构改革设有“硬杠杠”,那就是“总量控制,限额管理”。

  2018年11月16日上午,四川省市县机构改革专题培训会在成都举行,这应该是全国第一个正式启动市县机构改革、公布实施方案的省份,标志着国家机构改革已经由中央、省向市、县、乡镇全面延伸。随后,中央又陆续备案同意了湖南、黑龙江等多个省份关于市县机构改革的总体意见。

  有专家认为,市县主要机构及其职能必须同中央保持基本对应、与省级机构改革有效衔接,确保上下贯通、执行有力。也就是说,中央和省设置的部门,市县一级必须要有对应的部门。

  据四川省委编办负责人介绍,“统一设置”是市县机构的最大亮点和最硬要求。在市县机构改革中,将统一设置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机构、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便民服务机构。

  作为人口输出大省,四川还专门在百万人口大县(区)统一设置农民工服务机构。方案目标明确,“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平台优服务”。

  湖南在改革方案中要求,市县主要机构及其职能必须对标中央和省级机构改革,同时也要立足市县实际,更好发挥市县积极性,在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上更加突出民生,夯实基层基础,鼓励基层改革创新。

  黑龙江省则提出,允许市县在一些领域因地制宜设置机构,要求市县更好发挥积极性,在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上更加突出民生,加大机构职能整合归并力度,加大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力度,既允许“一对多”,由一个机构承接多个上级机构的任务;也允许“多对一”,由不同机构向同一个上级机构请示汇报。

  贵州一县政府官员对记者说,县市级机构改革后,机构精简比例预计在20%至30%之间,人员编制将会越来越紧俏。“执法机构全面调整后,综合执法将进一步加强。省级层面各部门原则上不设专门的执法队伍,行政执法职能主要由市县两级承担,整合组建的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五个领域执法队伍,将更大范围融合基层执法力量”。

  全国多个省份提出,在此次机构改革后,除行政执法机构外,不再保留或新设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上述消息,让在事业单位工作的杨光忧心忡忡。

  杨光在一家国有园艺场上班,虽然比不上行政机关,但因为跟“编”沾上了关系,也就成了很多人羡慕的工作。他说,此次改革后,事业单位的“铁饭碗”将被打破,很多人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在机构改革的这段时间内,我认为一定要淡定从容。而是否能够沉下心来学习,决定着后期的成败。只有自己内心强大,才能面对挑战”。

  根据安排,市(州)和县(市、区)机构改革方案分别于2018年11月、12月底前按程序报批,2019年1月、2月公布方案,2019年3月底前“收官”。

  有专家认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落实是所有工作的着力点,也是所有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省以下党政机构改革的落实,时间上仅比中央和省级党政机构改革晚3个月,体现的是全国一盘棋、时间联动性的特点。

  (本报记者 王阳 制图/李晓军)

编辑:贺心群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