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改革印记”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 河南大周:架子车拉来的“金属王国”

2019年01月06日09:11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李东风 张毅力 石国庆

  [编者按]

  岁月不惑,春秋正隆。改革开放40年来,党带领全国人民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凯歌,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风雨四十年,改革在路上。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人民网策划推出“40年·改革印记”系列报道,用记者的视频、图片、文字,通过人民网、手机人民网、人民网法人微博、微信、人民视频APP等多个端口,为您讲述全国各地、各行业的“改革印记”,在时光的记忆中传递改革开放的磅礴力量,感受日新月异的时代巨变。

  昔日一家废铝冶炼小作坊 (大周产业集聚区供图)

  都知道尚军伟起家靠“收破烂”,可他一点不觉得难堪。

  “四十年前,我和父亲就是靠收破烂,养活了一家人。” 尚军伟自嘲道。如今,他坐拥3家再生铝公司,年销售额突破19亿元,直接间接吸纳就业人员1500多人。这样的故事看似“天方夜谭”,但在长葛市大周镇却真实地发生着。

  长葛,河南中部小城,素有 “河南小温州”之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长葛人从“捡破烂”起步,硬是推着架子车走南闯北,凭两只大麻袋淘来了“真金”。

  从“九岗夹八洼,旱涝都害怕”,只能种些红薯和花生的沙土地,到年产值700多亿元的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河南省唯一的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长江以北最大的再生金属集散地,再到正在奋力打造的占地35.39平方公里的中德再生金属生态城,这片神奇的土地还在不断上演着改革奇迹。

  到底是什么魔力改变了大周、成就了大周?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寻找小镇40年来的发展“密码”。

  “破一代”筚路蓝缕 思想解冻“变废为宝”

  《寰宇记》中记载:“汉黄霸治颍川,有凤凰集此因名。城周围三里有奇。”书中记载的这个飞来凤凰最多的地方——颍川,现在便在长葛市大周镇和尚杨村村南的东凤岗上,因此大周也有“凤凰城”之说。

  谁也没想到,这只“凤凰”真的浴火重生了。

  在冶炼金属的炉灶中,烧出了一只金凤凰。

  68岁的大周镇小谢庄村民赵留庆回忆:小时候物资匮乏,没有赚钱的门路,他就用架子车拉着红薯做的粉条到县城里去卖,可以赚些小钱。回来的时候觉得车子空着是浪费,就沿路捡一些废品,顺便把城里的旧东西拉回来。“现在年轻人都叫我们‘破一代’,也就是收破烂的第一代,要不是穷,谁愿意去收这些东西,你说是不是?”他打趣道。

  破烂可以“变废为宝”。这点,大周人后来才发现。经过长期实践和摸索,他们将金属经过简单加工卖出了几倍的价格。比如,收回一个铝制的废品,在家里砌一个灶,放上大铁锅,用大火将它炼成铝水,之后用磨具将铝水铸成铝锭、铝棒等再卖给上游买家,这样赚的钱比直接卖破烂赚得更多。一传十,十传百,一个模仿另一个,越来越多的大周人开始跟金属结缘,同时也琢磨着怎么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把破烂变废为宝,创造收益。到2000年世纪之交时,大周已经形成“回收——拆解——冶炼——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破一代”张三峰摸爬滚打一辈子,吃过苦受过罪,感慨赶上了好时代:“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企业家的今天,更没有大周现在的辉煌。”张三峰做过很多金属回收生意,现在的工作重心转向培养“破二代”。

  “过去创业,凌晨2点之前能睡觉就不错了。现在好多了,儿子能分担不少。”张三峰说。

  码放整齐的废旧易拉罐等待回收再利用。(大周产业集聚区供图)

  “破二代”拆墙透绿 只为更好地再出发

  “不吹牛地说,我10岁的时候就已经完全认得各种有色金属,放学后我沿路挑拣一些工厂卸货时掉下来的金属,倒手就能卖钱。”薛帅锋回忆说。

  沿着老辈人的足迹,大周镇赵庄村的薛帅锋和哥哥薛超峰创办了瑞佳铝业。一入“金属”深似海,“对于老一辈的成果,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走过的弯路绝不再踏。”薛帅锋说。

  改革升级路上,路途并不平坦,不得不提1986年的掺假事件。张三峰唏嘘:“那时候为了赚点儿眼前利益,生产了很多假冒伪劣产品,比如往铝水里加点儿价格低的铅甚至几乎没有成本的砖头块等,所以金属市场一度是混乱、虚假的。后来意识到错误,及时加以改正,步入了正轨。”

  发展路上,环境曾经一度遭到破坏。在大周,当年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盛况”确实改善了很多人的生活条件,但也让他们很少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看到蔚蓝的天空,各种污染问题层出不穷。

  “环保问题不解决,挣再多的钱也没用,企业更不会发展得长久。”薛帅锋说。随后,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开始不断转型升级,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毫不犹豫地实施关、停、并、转措施,对于可改善的企业进行强力整治,采取更换设备、提高技术等方法来通过检验、达到国家标准。

  经过十多年来的持续努力,2016年6月,大周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通过了国家的验收。现在花园式工厂林立,沿路企业拆墙透绿,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林中有厂,厂在林中”的景象。

  不止是环境,大周的企业在组织架构、制度、技术以及市场方面,也都有革新。以前是管人,现在是用人,不仅鼓励人才创新,还为他们提供试错环境。“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销售模式,我们一直在互联网上探索。”金阳铝业董事长尚军伟说,“其实我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幸运地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幸运地生在了长葛大周这个好地方,也很庆幸有这么好的平台不断地给予自己支持和帮助,同时还有一帮兄弟共进退,一起为企业更好发展谋出路。”

  回顾来时路,成就和挫折都让人感慨。

  从最初农民自发形成的废旧金属专业回收队伍,到现在大周产业集聚区形成的不锈钢再生产业包括回收、冶炼、简单加工、精深加工、销售在内的完整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和再生资源“互联网+城市矿产”的交易模式,这是质的飞越。

  金汇中超900毫米热轧线投产使用。 (大周产业集聚区供图)

  改革中成长 金属王国“蓝海”未来可期

  改革旗帜永远飘扬,转型发展路上,大周一直在努力。走进葛天再生资源报废汽车拆解加工项目现场,一辆辆废旧汽车被“大卸八块”,然后分门别类,进行资源回收。

  “我们与日本循环再利用株式会社合作,围绕‘城市矿产’开发综合利用,开展了报废汽车的回收、精细拆解、再加工及综合利用业务。”河南葛天公司总经理冯航介绍,目前汽车饱有量和淘汰率达到了高峰期,通过实现报废汽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既可以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也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事实上,葛天资源公司只是河南金汇不锈钢产业集团第一家子公司,据集团总裁尚学岭介绍,早在几年前就瞄准了报废汽车拆解项目,但苦于技术制约,只能做到废钢回收,其他资源仍然浪费严重。没有先例,没有设备,怎样破局?大周人没有望而却步,通过大量实地考察,终于找到了最佳合作伙伴。

  “要想永立行业潮头,必须提前考虑战略布局和定位。”河南金汇集团副总裁李中宪说,目前,葛天的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率达到95%以上,未来可实现报废汽车拆解能力超过6万辆/年,回收加工各类废旧金属18万吨以上,产值超3亿元。

  年轻人是希望,抱团才能取暖。尚军伟介绍,园内的七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大周青年创业平台,这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参观、学习的地方。现在已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一家企业再强,也不如将产业汇聚起来所带来的力量大。

  尚军伟说,企业制度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长度、深度、强度,所以企业管理者要靠不断地学习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因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方向。

  大周产业集聚区党工委书记姜峰说,改革开放40年,见证了一个贫困小镇崛起为金属王国的发展历程,这离不开政府给予企业的资金支持、政策保障、环保投入,也离不开每一个大周创业者的奋斗。

  展望未来,当年的拾荒者和“破二代”,正用自己的行动书写改革开放的多彩画卷,用成就向伟大时代致敬!


编辑:杨剑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