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至深”到“变至切” 河南卢氏县脱贫攻坚纪实

2019年01月17日21:21

来源:半月谈

  半月谈记者 刘雅鸣 韩朝阳

  “全县没有与脱贫无关的事。”县委书记王清华的这句话是近年来河南卢氏县全力脱贫攻坚的最好注脚。提前一年完成9310户33866人的易地扶贫搬迁,约占河南省搬迁总量的1/9;到2018年底,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初的18.9%降到3.43%……卢氏这个深度贫困县从“贫至深”到“变至切”,令人印象深刻。

  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2018年10月,离县城中心不过8里的移民搬迁小区里,83栋6层楼房拔地而起。卢氏山区乡镇的2700余户陆续搬到这个全县最大的扶贫搬迁点——兴贤里社区。

  患有腿疾的崔历英老人被安排在一楼居住,125平方米的房子收拾得干净整齐。崔历英说,房子比老家好太多,不要钱,只要添置家具就能住。

  卢氏山大沟深,居住分散,群众交通、就医、上学等有诸多不便。当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县委抽调300多人,两年奋战,终于提前一年完成55个搬迁安置点的建设。

  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致富。截至2018年12月中旬,卢氏实现安置点产业基地或扶贫车间全覆盖。贫困户朱焕刚因腰部疾病干不了重活,就在兴贤里社区的扶贫车间加工毛绒玩具。“现在还不熟练,拿1500块钱保底工资,媳妇在社区当保洁,一个月600块钱,生活条件比原来好多了。”朱焕刚说。

  产业扶贫:让群众长久稳定脱贫

  东明镇涧北村香菇带贫基地的40个香菇大棚已经建成。30号大棚内,铁架上“躺”着近8000个菌棒,灰褐色的香菇“急切”地生长,菇农莫小城迎来收获。现在,两户贫困户在他的大棚里打工,他转身成了带贫户。莫小城说,管理好点,一个大棚一年能挣五六万块钱。

  卢氏发展好产业不容易,王清华对此深有感触:“如果没有龙头企业带动,资金、技术、管理、销售、用工,处处有障碍,时时有风险。”

  卢氏选准绿色农业为扶贫主导产业。“龙头企业负责前期建设、研发和后期销售,农户负责中间生产环节,现代化农业与手工劳动友好结合,产业一点就亮了。”到卢氏投资食用菌、蔬菜扶贫基地的信念集团董事长叶传林说。

  围绕特色产业,近两年来,卢氏共建成培训就业基地44个、产业扶贫基地351个、扶贫增收大棚3000个。其中,仅食用菌产业出口就超过2亿美元,带动贫困群众8250户,户均增收1.8万元以上。

  金融扶贫:诚信成为“金招牌”

  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是前提,但卢氏正缺钱。卢氏6家金融机构中只有农商行一家在乡镇设有服务网点;搞信用贷款,贫困户却没有“信用值”;大山里发展产业风险大,银行不放心,群众不敢贷。

  金融扶贫,卢氏人不畏难:卢氏建立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体系,制定13类144项定量指标,采集农户信息,多方参与,信息共享,依据信用等级发放贷款;建立“政银保”合作等风险防控体系。

  两年前,张卢峰种核桃缺钱。2017年开始,他牵头成立核桃合作社,通过金融扶贫先后贷款共150万元,流转坡地2000亩。“不仅要种,还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再发展采摘观光游。”望着满山新栽的核桃树,张卢峰念着“核桃经”。

  截至2018年11月底,卢氏累计投放金融扶贫贷款13.71亿元。其中,贫困户和合作社贷款按期收回率分别达到99.12%和99.9%。卢氏还将金融扶贫与促进社会文明诚信相结合,让诚信成为卢氏人的“金招牌”。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2016年以来,卢氏多方筹集资金,共建教学楼26栋、综合楼32栋、宿舍楼20栋、餐厅21栋,新建运动场24个,并按国家一级标准,完成器材、仪器配备。

  走进卢氏县第一小学的教室里,孩子们正在练习合唱。一年前,9岁的胡薇婷因易地扶贫搬迁,随父母搬入县城里的新家,被安排到这里就读。“很喜欢新学校,老师很好,我很开心。”胡薇婷说。

  2015年至2017年,卢氏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均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学校里,孩子们相处得也很好,很少能看出谁来自贫困家庭。卢氏县第一小学有六成学生来自农村,在这里,孩子们一起上课、嬉戏,城和村、贫与富的“裂痕”被尽力弥合。

  卢氏县教体局局长张锐锋说:“我们激励老师到基层一线去,离县城越远,工资补助越高。”卢氏完善乡村教师待遇政策,教师晋级晋升、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向农村一线教师明显倾斜。

编辑:雷锦雯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