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研究专家:欢迎更多年轻人加入新诗研究

2019年01月27日08:41

来源:华西都市报

  10万件诗歌文献落户川大入围“2018四川十大年度文化大事件”诗歌研究专家刘福春:欢迎更多年轻人加入新诗研究

  作为中国诗歌的重镇,从古到今,诗歌在成都就一直没有衰减过。自古以来,成都就适合诗歌生长。新文化运动以来,在新诗的发展史上,成都也是绕不开的城市。众多的诗歌运动、诗歌流派,也与成都密切相关。1月21日,“名人堂·2018四川十大年度文化大事件”候选榜单正式发布。“刘福春7.9吨10万余件诗歌文献落户川大暨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成立”、“第二届成都国际诗歌周举办”、“杜甫千诗碑”等与诗歌相关的大事件纷纷入选,让人再次领略到四川的诗歌能量。

  “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国博;“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览在国博开展;著名作家阿来的中篇小说《蘑菇圈》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后在北京召开“边地书、博物志与史诗——阿来作品国际研讨会”;马识途700多万字文集出版并在北京首发,铁凝等出席……1月21日,“名人堂·2018四川十大年度文化大事件”候选榜单正式发布,四川文化界在过去一年的众多文化“高光”事件尽收眼底。如此精彩的诸多大事件,到底哪些会正式入选2018四川十大年度文化大事件呢?登录封面新闻(thecover.cn)或是封面新闻APP,点击“我的封蜜CIub”进入名人堂投票专区,就可以为你心目中的年度文化大事件投票。每位读者每天可以投出宝贵的10票,投票将于1月31日截止。届时,我们将综合读者网络投票和专业评审,评选出2018四川十大年度文化大事件。投票活动正在紧张进行中,快来为你心中的十大年度文化大事件投票吧!

  2018年10月10日,由四川大学与成都市文联“校地共建”的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在川大揭牌成立。与此同时,作为研究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刘福春中国新诗文献馆”举行开馆仪式,意味着“中国新诗文献收藏第一人”刘福春携7.9吨10万余件大量珍贵文献正式入蜀,落户川大。这是四川文化的大事件,也是中国新诗研究界的一件大事。它为中外学者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研究条件,中国新诗的百年家谱也在此获得了完整绘制的基础。1月24日,当得知“刘福春7.9吨10万余件文献落户川大暨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成立”入选“名人堂·2108四川十大年度文化大事件”候选名单,刘福春对社会各界对这批诗歌文献的高度关注表示感谢,并介绍了7.9吨10万余件新诗文献来川之后的使用情况和文献馆今后的工作计划。在诗歌界,刘福春是有名的诗歌研究专家、诗集版本收藏家、新文学文献专家,被称为“中国新诗文献收藏第一人”。2018年5月,他受聘为四川大学文新学院特聘教授,成为该院全职教师、博士生导师。

  携重量级诗歌文献入蜀的刘福春,尤其喜欢四川浓浓的诗歌氛围。由于落户川大的珍贵文献数量巨大,他目前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对现有文献的整理、归类、排序、入库等工作上。在谈到蜀地诗人和诗歌时,刘福春说:“四川大学拥有‘川大中国诗歌研究院’,这本就是个优势,我们也在筹划整理1949年以前川籍诗人的作品诗集,并形成一个数据库,这将是很珍贵的文学宝库。”刘福春说,10万余件珍贵文献资料的数字化整理是个挑战,“因为数量多,种类庞杂,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整理。特别是手稿、书信等涉及扫描入库的工作,难度较大。”刘福春坦言,新诗文献资料珍贵、庞大,亟需新鲜血液的注入。他寄望青年学者:“新诗文献资料的文学价值非常高,是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领域。文献的整理也需要年轻力量,欢迎更多年轻人加入文献整理和研究阵营。”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实习生刘可欣摄影王洪斌

编辑:梁倩文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