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乡土人才 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创新开展乡土人才联络和回归工作

2019年02月03日07:51

来源:大河网

  □河南日报记者王绿扬

  新春将至,近日,我省许多在外务工人员都收到一份来自家乡的特殊礼物——由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发出的一封“家书”。

  “多年来,你在外顽强拼搏,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精彩人生,家乡为你感到骄傲”“家乡变了,变得富裕,变得兴旺,变得美丽,如今这里既有你成就事业的机遇,也有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为了这份血浓于水的乡音乡情,我们热切呼唤你回来创业就业,为家乡发展献策出力”……纸短情长,一封封“家书”通过微信等广泛传播,令众多在外河南人的返乡之路多了几分暖意,长了几分牵挂。

  送“家书”正是我省创新开展乡土人才联络和回归工作的重要举措。按照省委要求,日前,省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春节期间开展乡土人才联络和回归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抓住春节返乡期间有利时机,全面开展乡土人才联络和回归工作,进一步建强基层骨干队伍,为促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乡村振兴呼唤“能人回归”

  1月26日,睢县蓼堤镇党委会议室里,一场蓼堤镇在郑人士联络和回归座谈会正热火朝天地进行。

  “我决定今年回村里办个服装加工厂,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听镇党委书记董劭介绍了家乡的发展现状后,杨钦恩当场拍了板。

  杨钦恩是蓼堤镇大岗村有名的“能人”,长期在郑州经营服装公司,企业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我一直想为家乡做点事,这次家乡为我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我当然要回乡创业。”几天后,记者再次联系上杨钦恩时,他说:“一回村就有村干部和我对接,很快就选好了厂房用地,预计3月底工厂就能投产。”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乡土人才来源于民间,成长于乡土,是助力家乡发展的宝贵人才资源。为了让更多像杨钦恩一样的乡土人才回家乡、建故乡,各地积极行动,通过多种方式联络乡土人才,引导他们返乡创业就业,为建设家乡发挥积极作用。

  送上一封“家书”。以各级党委、政府的名义,向在外工作人员送一封“家书”,推介家乡经济社会新变化、宣传惠农兴农好政策,鼓励他们返乡创业、回村任职,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建立乡土人才库和后备干部库。以乡镇为单位,重点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中的乡土人才进行摸排统计,建立乡土人才数据库和村级后备干部人才数据库,从中培养选拔一批优秀人才适时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搭建联络平台。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和在外乡土人才亲属关心关怀制度,采取登门拜访、电话联系、微信联络、座谈联谊、宣传创业政策等方式,对农村乡土人才进行“点对点”动员,增强他们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举办乡土人才恳谈会。利用春节、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组织举办在外乡土人才恳谈会,了解在外工作情况,通报家乡发展情况,征求意见和建议,共商家乡发展大计。

  为乡土人才“归巢”架桥铺路

  “咱村的农产品深加工和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越来越好。过完年别出去打工了,在家创业吧!”最近,林州市采桑镇天井沟村党支部书记刘岳华格外忙碌。村里有外出务工人员回村了,他都第一时间上门问候,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他们讲解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

  刘岳华曾经常年在外从事建筑行业。2017年,在镇党委号召下,他返乡创业,并在去年村“两委”换届中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当选后,他积极联络本村在外的乡土人才,动员他们为家乡发展捐款捐物、献计献策。此次《通知》印发后,刘岳华干劲儿更足了。“这几天,在我的动员下,已经有好几个村民表示要回乡创业。”刘岳华兴奋地说。

  如何让乡土人才在家留得住、干得好?如何让在外人才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通知》要求,春节期间,对返乡回家的乡土人才,由乡镇党委书记、乡镇班子成员、驻村第一书记等,登门拜访看望,送去组织温暖;在召开年终述职评议会、村党员大会、村民大会时,邀请返乡人员参加或列席,增强他们对村级事务的参与度和认同感。

  《通知》明确,对愿意回乡创业投资的,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以好政策好项目吸引人、留住人。对愿意回村任职的,可以先安排跟班学习锻炼、参与村级事务,待时机成熟时补选进村“两委”班子,优化队伍结构、增强队伍活力。对在外创业工作的人才,通过加强日常联系、定期回访等进行跟踪交流,为他们关心支持家乡建设搭建平台、提供支持。

  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乡土人才联络和回归工作,有利于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拓宽村级后备人选渠道,突出乡情纽带作用,培育和发现更多优秀乡土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聚力推进农村发展。

编辑:史海山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