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脚下的“一根筋”

2019年02月03日08:1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新春走基层 | 太行山脚下的"一根筋"

  深冬的南太行山,层峦叠嶂,柏林片片。

  “哎呀,真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见到赵化录时,他正从外面开会回来。参加河南省两会、走访慰问贫困户……春节将至,赵化录比以往更忙了。

  赵化录是位于太行山脚下的河南省辉县市冀屯镇的党委书记。已在乡镇党委书记岗位上连续工作了22年的他,多次主动放弃了提拔、回城的机会,带领一班人扎根基层,把冀屯镇打造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去年年底,与辉县市相邻的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作为乡镇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前不久,刚被新乡市评为“吴金印式好干部”的赵化录带着全镇的领导干部到唐庄学习。谈起与吴金印交流的感受时,他说,“吴书记一双粗布鞋,一顶老军帽,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给我们基层干部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赵化录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地有干部评价他说,赵化录就是“一根筋”,认准的事儿就干到底,在乡镇干了这么多年,有好机会他不抓,工作中的“硬骨头”他偏要啃。

  冀屯镇33个村,其中16个村处于煤矿塌陷区。前几年,该镇抓住塌陷区安置搬迁的契机,实施城镇化迁建改造。虽然是件好事,但在改造过程中,群众对先拆再搬的安排有抵触情绪,不配合工作,不少干部对此有畏难情绪。赵化录迎难而上,先动员亲戚朋友拆,再动员党员干部拆,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工程如期进行。如今,当地村民已经从低矮昏暗的老屋搬到了宽敞明亮的冀祥社区。正在筹备年货的社区居民王合印说:“以前俺家的房子裂缝进水、四处透风,冬天经常在半夜被冻醒,夏天外边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现在城市里有的,俺这也都有。”

  熟悉赵化录的人都听过他的“葫芦论”,他说,乡镇干部不能像井里的葫芦,从井口看是沉在下面,从井底看却是浮在上面。

  记者注意到,冀屯镇的党员干部每人都有一本“民情日记”,这些日记记录了他们走访群众了解到的难题。赵化录的“民情日记”有10多本,摞起来有一尺多高。这些日记有的记录了他发现群众来镇里办事时的“堵点”,还有的记录了一些困难群众的辛酸。

  赵化录日记本上的上官庄村民高五姐为给不慎摔成重伤的丈夫看病,家里的储蓄被掏了个底儿朝天。儿子考上了大学却交不起学费。赵化录走访得知后,立即协调资助她家一万元,不仅使孩子顺利入学,还帮高五姐在镇里的企业找了份工作。

  高五姐家的生活有了起色,但赵化录在日记本上却写了这么一段话:“不知道全镇还有多少像高五姐这样的家庭,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到底还有多少困难?如何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如何形成党员干部人人关心帮扶困难群众的有效机制?”

  去年,省里一位领导到冀屯镇调研时问赵化录,你在一个地方、一个岗位,干了21年,思想上动摇过没有?想过提拔没有?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当记者把同样的问题抛给赵化录时,他说,“把职位当官位,越当越累,把职务当平台,越干越有劲。在基层干工作确实辛苦,但苦也好、累也好,当看到一条条路修通了,一栋栋楼建起来了,一个个项目落地了,我的内心就很满足了。”(记者 田国垒 通讯员 刘军旗)

编辑:林辉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