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传统庙会发展遇“瓶颈”!新春文化庙会,如何更有看头?

2019年02月16日07:10

来源:大河报

  新春民俗文化节上的赛马项目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岩实习生施学霞文图

  春节前后,省内各地陆续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新春文化庙会,吸引了不少市民关注,但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在新时代背景下,当前的庙会与公众心理预期和精神需求仍有一定的距离。无论是展现形式、包含内容,还是营销手段,都有待进一步创新、提升。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文化庙会应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充分展示文化精粹。只有以此为支撑,适应公众需求和社会发展步伐,文化庙会才能形成品牌,长盛不衰。

  不少文化庙会已尝试创新

  赛道内,多匹骏马驰骋,潇洒的骑手身影引得看台上观众的阵阵掌声。

  这些场景,来自焦作市中站区府城街道办事处北朱村2019首届迎新春民俗文化节的赛马项目。除了赛马,北朱村此次民俗文化节还有打铁花、灯展以及在本村村民中发掘的历史悠久的抬皇杠展演,同样是很多市民关注的热点。

  与北朱村民俗文化节一样,焦作市的另一个重要的新春文化庙会——焦作影视城“年之味”新春文化庙会上,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演绎激光水幕电影、3D音乐建筑光影秀等诸多盛景,还有焦作市迎春书市、中华魔术杂技汇演等百余项文化活动。

  作为焦作市新春文化庙会的重头戏,温县陈家沟新春文化庙会也刷新了节目单,融入了太极拳表演、马戏杂技表演、大型传统太极文化花灯节等节目。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发现,在文化庙会现场,文化味越浓、特色越明显的节目观众越多。反之,很多常规、俗套项目少人光临。

  传统庙会亟待突破

  焦作市中站区北朱村第一书记杨明鑫说,今年的民俗文化节,是在往年零散、不成系统的迎新春民俗活动基础上,搞的首届文化庙会,意在改变之前一盘散沙的局面,打造北朱村文化庙会品牌。

  他说,作为中国传统村落,北朱村单一村落人口达到5000多人,村内有张昺墓、张昺祠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琏墓、朱温冢等4处焦作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何发掘这些文化遗存,让文化遗产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搞好文化庙会成了村两委的一致意见。

  “我们之前也去不少地方参观过,学习过,传统庙会的发展已经遭遇了‘瓶颈’,节目老套、雷同,吸引力大幅下降,与大家的预期不符。运作起来,也很难见到效益。”杨明鑫说,“要在新时期举办文化庙会,必须创新理念,不拘一格进行创新,增加内容的时新性、趣味性和观赏性。”

  在这种理念指引下,他们采取“走出去”“拿起来”的战略,一方面发掘本地优秀文化项目,另一方面请来外地的优秀文化遗产,让优秀的文化遗产作为北朱村文化庙会的核心竞争力,去赢得市民的心。在对传统文化庙会的创新运作方面,陈家沟景区所在的温县赵堡镇党委书记、温县陈家沟景区管理局局长王世谦也非常认同。

  创新庙会自带生命力

  作为历史文化深厚的区域,河南省内传统文化庙会众多,比如浚县古庙会、郑州城隍庙庙会、登封中岳庙庙会等,大河报·大河客户端也曾多次采访报道。这些庙会因为较大的影响力,传统节目仍占主流。

  比如,在武陟县圪垱店乡安庄村,每年正月初八左右都有一种特殊的庙会形式——行水。作为古怀庆府火神祭祀的重要活动,“行水”举办期间,来自当地的数十个舞狮子、踩高跷、锣鼓队等文艺表演团队都会汇聚起来,各展绝活,十分热闹。当前越来越多的文化庙会都在社会的变化中或快或慢地更新着内容。

  作为目前我国会期最长,人聚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庙会,有“天下第一庙会”之称的淮阳太昊陵二月庙会,已由过去一度烧香敬神而变成为天下羲皇子孙朝祖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盛会。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也发现,优秀的文化遗产推陈出新之后,往往自带生命力。

  河南省作协会员、郑州市作协副主席,郑州古都学会理事,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赵富海说,“庙会搭台,文化唱戏,但发展文化一定注重创新。”庙会作为文化平台和载体,一定要在文化上做文章,也只有优秀的文化,才会形成庙会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一些俗套的游乐项目,更不是依然存在的一些封建迷信活动。

编辑:雷锦雯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