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马萧林:加强文物保护执法队伍建设 让文物更“安全”

2019年03月04日17:45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我国是文物大国,近年来,文物事业蓬勃发展,这些沉睡着的承载着历史的“古董”用它们独特的方式向人们讲述着尘封的故事。为了让更多的文物保存下来,文物保护工作任重道远。3月4日,正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告诉大河网记者,他今年的关注点就落在了加强文物保护执法队伍的建设方面。

  加强各级文物保护执法队伍建设 让文物更“安全”

  “目前,省级文物行政部门以及市、县级文物行政部门存在着进一步被弱化的现象。”马萧林告诉大河网记者,以河南为例,机构改革前全省18个省辖市中,7市设置文物局,在编人员108名,其他11市为文广新局内设科室,在编人员29名,其中4市各有1名;全省158个县(市、区)中,设文物局的28个。机构改革后,仅有3市设置文物局,其余15市均为挂牌局或内设机构;个别原设有文物局的县(区)现已撤销,许多文物资源大县(区)没有设置文物行政管理机构,人员紧缺问题十分突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特别是文物安全工作令人担忧。

  为此,他建议首先要加快建立国家文物安全督察机制,强化省级文物部门督察巡察职责,切实落实文物保护属地管理要求和地方各级政府主体责任。

  其次,加强省、市、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明确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文物执法工作,加大文物行政执法力度,确保文物安全工作不因文物行政机构撤消或机构编制压缩而弱化。

  另外,加强省市县文博事业单位建设,提升文博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弥补文物行政机构弱化带来的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让中国文物“走向世界” 加快建设文物考古类外文版期刊

  除了关注文物保护执法队伍的建设,马萧林还注意到,近年来,我国文物考古类期刊学术价值和学术质量不断提高,却面临“走不出去”的困境。目前我国外文版文物考古类期刊存在着数量小、内容少的现象,为此,他建议加快建设文物考古类外文版期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据马萧林介绍,从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河南渑池仰韶村的考古发掘开始,中国现代考古学已走过了近100年的发展历程。百年来,几代考古学家筚路蓝缕,考古发掘了数千处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址,但我国文物考古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在欧美国家高等教育历史教学体系中所占分量极少,社会公众对中国历史则了解得更少。究其原因,语言不通是让世界认识中国古代文明成就的重要障碍。

  那么如何让中国文物“走向世界”呢?他建议:一是加快实施“中国文物考古期刊外文版出版项目”。重点打造3~5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物考古类外文期刊品牌,定期刊发学术影响力较大的文物考古研究成果,及时发布最新考古发现。

  二是加快完善项目顶层设计,优化“走出去”资源配置。建议将该项目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大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力度。

  三是加快组建项目实施团队。建议组建项目实施团队,具体落实项目方案,细化项目相关责任与分工,推进文物考古类外文版期刊编辑出版。

  四是构建中国文物考古类期刊资源数据库。逐步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国际认可的科学分析评价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的文物考古类期刊话语体系。

  五是加强期刊编委会建设。加快推进传统期刊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出外向型数字出版产品,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

编辑:郭同欢  审核 :新闻总值班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