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 张楠)“河南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前已进入了关键时刻,我想结合自己的专业,来为咱们河南的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该做的贡献。”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教授范国强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建议林业部进一步提升国储林建设质量。
现状:国储林项目建设中存在一些技术问题
近年来,河南和广西等省(区)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建立国家用材林储备制度”等建成的数千万亩的国家储备林基地在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发展林业产业和实体经济、维护国家木材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范国强说,这些基地的建设为进一步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的顺利实施探索了路径,起到了示范作用,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仍需关注和解决。
新造林树种选择不科学、整地不达标、造林密度和模式单一、造林不科学、抚育管理不到位,范国强指出这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6—2020年)》统筹布局,不同地区要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造林目的不同,尽可能选择适宜的乡土树种及本地培育的林木新良种。但有北方省区存在杉木在丘陵、白蜡和银杏在太行山石灰岩浅山区栽植而忽视泡桐等优良树种的现象。这种只注重面子而不考虑当地造林立地条件选择树种的做法将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灾难。
整地方面,浅山区整地的鱼鳞坑偏小,不利于幼苗根系的生长,更不利于大径级用材林的培育;造林林带预留宽度不够,新改培造林林带空间狭小,造成原有林木影响新栽苗木的生长,降低后期林分蓄积量。
同时,造林密度和模式单一,不分树种均按相同行株距造林。这种缺少多树种混交的模式,导致人工林生态系统脆弱、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能力弱,造成后期抚育管理成本的增加。
考虑到国储林的后期发展,当前造林苗木不符合国储林培育大径级材的要求,苗木栽植不用底肥,充填生土肥力不够,幼林阶段林地杂草丛生,这些问题都应引起重视。
建议:进一步提升国储林建设质量
如何进一步提高国储林建设质量?范国强表示,要从提高规划的科技含量、强化科技支撑意识、健全国储林技术标准体系、开展国储林的定位监测四方面着手。
新造林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严格把好规划设计关,做好布局规划,根据造林目的和人工林生长规律科学规划,提高经营水平,全面推进人工林抚育管理,提升国储林建设质量。
“要把科技支撑作为国家储备林建设的重要内容,与项目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建立国家储备林科技示范点,营造科技示范林,充分发挥科技示范作用,提高国家储备林集约经营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范国强认为,应设立一批国家储备林建设技术规程编制项目,逐步建立健全国家储备林技术标准体系,并推进技术标准推广运用。
此外,针对不同的建设模式、造林树种、地位等级等,在全国不同地区统筹设置固定监测样地,以便于及时准确了解国家储备林林木生长、林分动态变化情况,为科学管理、提高国储林质量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