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河南】行走在乡间的基层普查员韩艳飞:拉家常聊日常 普查工作“讲技巧”

2019年03月08日11:32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现在生意实在不好,一天到晚也没人,我不识字也不会算账,一年也就卖两三千块钱。”3月7日,在洛阳市宜阳县董王庄乡武坟村庄科自然村的利民商店里,今年64岁的村民刘免对普查员韩艳飞说。虽然没有问出来数据,但是韩艳飞依然满脸是笑,拉家常、聊日常,谈不上“软磨硬泡”,也是使出浑身解数,终于替刘免算清了经济账:独自营业便民商店25年,2018年年收入万元左右。

  50天只回一次家 扶贫、普查以乡镇为家

  1955年出生的刘免有个患癫痫病的儿子,以前老伴活着时种十几亩地,后来享受了扶贫政策,作为贫困户的自己和儿子共享受低保550块钱/月,按照现在每家年人均收入3400块脱贫的指标来说,刘免家已经脱贫了。

  “现在的政策真好啊,要不然俺娘儿俩早都过不成了。儿子一年吃药就得四五千块钱,我也满身是病,现在医疗费全免,而且卫生院输液也很方便。”刘免笑逐颜开地为政府政策点赞。

  从董王庄乡政府到武坟村庄科村距离不远,但是全是盘山公路,据韩艳飞说,再过一个月,这一路梯田错落,绿树环绕,山花遍野,碧水青青,风景很美,但是也是乡里的重点扶贫地。

  作为河南第四次经济普查的一名基层普查员,“白天下村扶贫,晚上回乡算账”已成韩艳飞的生活常态,年后上班直到3月6日只有正月十五回家了一次。最长的一次,50天才回一趟家。因为工作忙,1岁半的孩子只能交给婆婆。谈到这些,韩艳飞眼眶湿润。

  “除了本职工作,我也有扶贫任务。从以前在办公室做辅助性统计工作到现在深入一线,我才真正理解了普查员这个工作,非常具有挑战性。现在要保障数据的真实性,不能直奔主题,要和调查对象交心拉家常,从交流的过程中就能大概推算其一年的经济收入。”

  拉家常、聊日常 从“困难户”口中套数据

  董王庄距离宜阳县38公里,最远灵官店村离乡里20多公里,山路崎岖,行走危险,她平时大部分时间骑电动车,路远的就乘坐扶贫干部的顺风车。工作日吃住在乡里,周末回县城的家。从2019年1月1日,河南省第四次经济普查现场入户登记工作正式启动开始,她便佩戴证件、手持PAD,行走在大街小巷、穿梭于乡间小道,走进企业、店铺和个体户家登记一笔笔普查数据。

  董王庄乡有120家法人单位、960多家个体户,所有企业和单位以及抽中的30多家个体户都需要全部入户登记。“大部分老乡还是很配合的,企业一般都聚集在乡里一条比较繁华的大街上,但有的个体户不了解状况,就需要攻坚一下了。”

  在普查时,经常会遇到涉密、“难问询”等难沟通的情况。最新的税务政策规定,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不超过3 万元(含3万元)的,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其实,大部分个体户是不用纳税的,但是中国人有‘财不外露’的观念,都不愿说实话,所以就更需要一些技巧。”

  2019年新年伊始,韩艳飞就开始攻坚年前的“困难户”,挨家挨户上门。在距离乡镇不远的慈古洞村,一家收购中药材的门店经常装车卸货,人来客往,生意红火,但是入户普查时,老板提出疑问,“为啥那么多个体户抽中我们呢?”他说了句年收入亏损,便出门送客。韩艳飞连续两天登门拜访,邀请村干部做“中介”,苦口婆心,承诺会对其收入状况保密,终于获得年收入40万的营业额数据。

  谈到普查工作,韩艳飞很感谢村干部,“有时我会找他们做引导员,帮忙牵线搭桥、增进感情,否则群众的戒备心理很强”。

  距离最后期限20多天 董王庄普查工作完成90%

  普查工作接近尾声,韩艳飞的任务也完成了90%,截至目前,法人单位普查已结束,只剩核实;个体户还剩几家“困难户”。

  2016年,刚上班第一年的韩艳飞便加入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队伍中,2018年,参与到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队伍中。让韩艳飞感触最深的是,农业普查群众相对比较配合,但是经济普查涉及经济指标,就会遇到不同的困难。

  洛阳市统计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经济普查洛阳市共调动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5000人,指导员负责和县级、乡级普查办对接及业务指导工作,普查员负责入户登记数据。在普查员的选择上,从2018年7月到11月的清查、2019年1月1日到4月1日的普查,战线长、任务重,县乡普查员一般会选择商调的人员来担任,因为他们了解民风民情,善于和村民沟通。

  “我们要求普查员要入户,因为我们获得的名录和真实有经济活动的单位有出入,有的僵尸企业虽工商在册,却‘常年瘫痪’。”洛阳市统计局工作人员说,“我们获取的数据并不作为税收的依据,但是还是有虚报数据的现象存在。为了获取真实数据,我们行走在一线的普查员真是辛苦了。”


编辑:梁倩文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