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
——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河南日报评论员
粮稳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他明确指出,“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举足轻重”。这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中一以贯之的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凸显了河南的优势、地位,更传递了对河南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殷切期望。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一部电视剧《天下粮田》,就把清代粮田萎缩、粮仓空匮的危机展现得触目惊心。历史和实践表明,粮食安全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靠别人解决吃饭问题是靠不住的,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任何时候饭碗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中国碗装中国粮。粮价是百价之基,关系物价稳定,是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风险和困难明显增多的情况下,抓好粮食生产,既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也是应对各种不确定风险,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压舱石。我们既不能因为当前粮食供求宽裕,就简单地认为今后粮食安全可以高枕无忧,也不能因为推进结构性改革,就简单地压缩粮食生产。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袤的乡村和广大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对粮食安全问题念兹在兹。2014年5月,总书记在我省尉氏县张市镇高标准粮田察看小麦长势,看到清一色的小麦长势喜人,他高兴地说:“今年的馍能吃上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他又强调“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这些既释放了明确的信号,也体现了大国领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和驾驭全局的战略视野。粮丰则农稳,农稳则国安。201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158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地处华夏之中,沃野千里,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粮仓。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4的小麦、1/10的粮食,粮食及肉类加工能力位居全国第一,地位举足轻重、不可替代。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视察指导河南工作时指出,河南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亿万中原儿女牢记嘱托,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全面推进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5年来全省粮食产量先后迈上1200亿斤、1300亿斤两个大的台阶,从“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界餐桌”,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方向更明了、责任更重了”,一位代表说出了河南人民的共同心声。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就要发挥好粮食生产这个优势,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就要牢牢守住耕地保护这根“红线”,认识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行为,保持警钟长鸣。就要坚决保住粮食安全这条“底线”,着力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完善农产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保证让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就要优化粮食产业这根“链条”,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求木之长,必固其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绷住粮食安全这根弦,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稳步提升粮食产能,我们定能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手中,把发展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上,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