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
本月底,最高级别国际园艺博览会——2019年北京世园会将在延庆长城脚下、妫水河畔揭开面纱。逛哪儿?看什么?是市民最关心的。在世园会的核心景区,有四大主场馆——中国馆、国际馆、生活体验馆、植物馆。从今天开始,本报带您走进核心景区,提前探营“四馆”,“剧透”这四大主场馆的看点和亮点。
带您转一圈
五大展区热带风情扑面
植物馆可以说是四大主场馆中最“热”的场馆,这个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场馆是北京世园会中唯一一个热带植物馆,汇集了一千多种2万多株热带植物。
靠近植物馆的时候,一定会先被它独特的外观感染,走近看,场馆屋顶的四周,分布着长短不一、垂直向下的钢管,但如果把视线拉远一点,就能很快感受到设计师的理念——升起的地平线。原来,设计师以植物根系为灵感,用3156根空心钢管模拟地平线以下植物丰富的根系,以表达植物原本隐藏于地下的强大生命力。
植物馆共分四层,一层设有红树林数字体验厅和热带植物温室;二层为多功能厅,会期用于举办各类主题展览、企业发布和会议论坛活动;三层为企业品牌展示厅;四层的屋顶平台设有中信自然书店、华大基因植物实验室以及屋顶花园等。
走进植物温室,热带风情扑面而来,双眼所及之处,几乎全是绿色。植物馆分“逆境求生区”、“植物大战区”、“万里长征区”、“亿年足迹区”、“变身大法区”五大展区,从南方专程“移民”北上的红树林将展现植物如何“逆境求生”;植物虽然不能跑,但它们遇到危险时不会坐以待毙,食虫草等小型吃虫植物将展现植物与动物之间的“战争”;珍贵的海椰子将告诉游客它的种子如何靠坚硬的壳漂洋过海、万里长征;从霸王龙时期就存在的蕨类植物将展现植物亿万年来的进化史;来自非洲的弥勒树是植物界的骆驼,它将用大“肚子”告诉游客在缺水的非洲如何改变自己的身体,用储水的方式寻求生存。
哪些值得看
蚝壳加海盐模拟“家”环境
红树林“移民”路真不易
走进植物温室的正门,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透明水池,池内有树有鱼、有沙有虾,甚至还会闻到一股海洋特有的味道。在水面上茁壮生长,在水面以下裸露根系的,就是红树林。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红树林是南方沿海才能见到的植物,而北京世园会植物馆将首次在北方温室营造红树林生长环境。从南方海边移栽部分红树林植株,将展现它们适应海潮涨落演化出的胎生、支柱根、泌盐等特征,展示它们作为海岸卫士和地球之“肺”的生态功能。
帮助红树林“移民”十分不易,甚至可以用艰难来形容。植物馆温室和景观总负责人贺颖告诉记者,相比植物温室内的其他植物,红树林是较晚入驻场馆的植物,因为它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因为气温和环境的突变而受损或死亡,所以需要等天气转暖后才能运输。因此,植物温室内的3处红树林展示区的植物都是上个月才正式“移民”的。
运输过程也十分曲折。在这批红树林中,最短的2米,最长的4米,“它们可不是坐着飞机几个小时就能飞过来的。”贺颖说,“这些红树林要先从海中断根挖出,看看拿到陆地上它们能不能适应,如果适应了,就马上用恒温15摄氏度的保温箱装箱,坐着运输车从深圳出发,经过3天的路程,才能抵达北京。”为了让“移民”后的红树林适应并顺利生长,还需要给它营造“家”的氛围。红树林的“家”在海洋,植物温室就要营造海洋的环境,沙子并不理想,一方面可能含有对植物不利的微生物,另一方面在水中容易起泥,不能清晰地展示红树林的根系效果,“所以在专家的建议下,我们选了蚝壳。”贺颖说,蚝壳含海水自然生成的微元素群,再补充特制的海盐,就能制成红树林赖以生存的“海水”了。
“海水”有了,温度也要具备。在植物温室的地下,有一个复杂的系统支持红树林以及其他热带植物的生长,这里有净化循环系统,它不仅可以净化“海水”,还可以营造潮起潮落的效果;这里还有控温系统,让室温始终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上,湿度达到热带植物所需的湿度,这样才能让它们识别出植物温室是“家乡”,它们才能得以“安居”。
如今,3个红树林观赏池已经铺上了数吨蚝壳,正式开幕之后,工作人员会在蚝壳之上再覆盖一层细沙,引入小鱼小虾,配以灯光的营造,为来自全世界的游客展示唯一在北方生存的红树林。
除了红树林实物展示,植物馆的一层还有一个由日本艺术团队teamLab打造的沉浸式数字艺术装置展览。这里将用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方式,让游客感受更具象的红树、沙滩、水母等。贺颖介绍,展厅共架设了100多台投影机,是目前世界上投影数量最多、呈现效果最好的沉浸式数字体验馆,游客只要走进这里,挥挥手、动动脚,身边的小鱼小虾就会跟游客互动,趣味十足。
长颈鹿莫莉和她的一家人
10吨枯木组成世界最大枯木动物雕塑
从植物温室内的弧形步道攀爬至顶层,便可一眼看见东南角屹立的庞然大物——“莫莉和她的一家人”。这是一组枯木雕塑艺术作品,出自英国艺术家詹姆斯·多兰·韦伯之手,这是他为2019年北京世园会植物馆专门创作的作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枯木动物雕塑。这组装置高10米,由小长颈鹿、公长颈鹿、母长颈鹿和金属树四部分组成,设计师为小长颈鹿起名莫莉,所以这组作品也就得名“莫莉和她的一家人”。
枯木来自菲律宾,是当地人砍伐后没来得及运走被冲入海水的木头,30年前,詹姆斯偶然在菲律宾发现了这种木头,并发现可以用于艺术创作。于是就常年收集,并用这种已枯死的木头制作动物雕塑,呼吁人类珍视森林和植物、爱惜地球资源。
仔细观察,三只长颈鹿无论是体态还是表情都栩栩如生,“这三只长颈鹿总共用了10吨左右的枯木材料。”植物馆馆长助理伍蔷告诉记者,长颈鹿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没有经过打磨的枯木原态,“所以你看长颈鹿身体的纹路、下颌的弧度,能表现这些细节的枯木都非常难找。”伍蔷说。
除了三只长颈鹿,这组艺术作品中还有一棵金属树。“其实一开始并没有这棵树,长颈鹿站起来之后,我们发现这是整个植物馆的制高点,高达23.5米,它们又是木质的,如果遭到雷击,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这棵金属树不仅是一个装饰,还是一根避雷针。在计算好角度和高度之后,这棵比“莫莉爸爸”还要高出两米的钢制金属树就应运而生了。
观展解码
百岁云南“老爷爷”
北京如何安家?
如果在植物温室行走,一定会发现在场馆中央的那棵青果榕,它是全场最高、年纪最大的植物,被工作人员亲切地称为“老爷爷”。这棵今年近100岁的老榕树来自云南西双版纳,为了让它能提前适应植物温室的气候,在世园会开幕之后向游客展示良好的精神面貌,去年10月,“老爷爷”就被运了过来。“我们可以骄傲地说,现在你看到的‘老爷爷’的每一片叶子,都是在这里长出来的。”贺颖说。
“老爷爷”的“上京路”比红树林要复杂多了。“其实当时很多机构都看上了这棵树,但是很多人都不敢要。”贺颖告诉记者,这棵百岁老榕树的根系太庞大了,而且生长出很多板状根。“板状根相当于树的‘腿’,支撑树干,抵御大风等恶劣天气,所以特别粗。”另外,“老爷爷”的树冠也非常茂密,“是咱们现在看到的树冠的五六倍那么大。”
如果连根带冠一起运输,既不好运,又可能对树造成伤害。植物馆的工作人员为了研究如何将“老爷爷”运到北京,就接连去找云南的苗圃和施工单位谈过好几次。最后,施工单位将树冠上的枝干和叶子全部砍掉,只留下主要的根系,养了半个月,每天观察,直到树木适应了断根之后的状态,才包裹起来。最后,工作人员调来运输车,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才从云南运到北京。
“老爷爷”入驻场馆的时间已经是北京的秋天了,这对于这么大岁数的南方老榕树来说,气温偏低是个风险。于是,工作人员用脚手架给它搭了一个“雅间”,动用几十台暖风机,配合着营养液“吊瓶”,为它取暖。入冬之后,让“老爷爷”别受冻是场馆所有工作人员最关心的事儿,“深夜一两点,我们怕‘老爷爷’冻着,很多人穿着最厚的羽绒服,盯着温度计,直到温度上来了,才敢去睡。”就这样,在工作人员的悉心守护下,“老爷爷”渐渐恢复了精神,枝干开始发芽。“你知道,当它开始长叶子的时候,我们有多兴奋吗,都在喊:‘老爷爷’活过来了。”
两万株热带植物
如何“打针看病”?
在植物馆里,有一支五六个人组成的团队,每天一早,他们就会出现在植物温室里。他们手持照相机或者手机,迅速分散,各自认领一片区域,开始用双眼认真地扫视着那个区域的植物,时而动手翻看一下叶片,时而举起相机咔嚓拍照。他们是来自万创青绿环境科技公司的工作人员,也是场馆内所有植物的“医生”。
魏飞就是其中一位“植物医生”,别看小伙子年纪轻轻,已经有了不少给植物看病的经验。每天一进馆,他就会立刻放慢脚步,双眼锁定步道旁的植物,挨个儿仔细查看,“叶子有没有生病,长没长虫子,有没有异常的斑点,养护工在浇水和修剪上有没有问题,这些都要靠双眼发现,我们还经常要小心踩着土爬到坡上去看。”魏飞笑言,他们不仅眼神儿要好,身手也要好。如果发现问题,他们就会立刻拍照,拿回办公室会诊“病情”,建立“病历”,“开方抓药”。“其实如果植物有病症出现,从整体状态就能察觉了。”自从植物们开始入驻场馆,细心的“植物医生”们就开始了每天“出诊”的工作。截至目前已经为不少植物看过病,他们甚至在场馆内的爬坡步道上发现了特别小的蚜虫,及时遏制了“病情”的发展。(记者 叶晓彦 张存 制图 除署名外均为植物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