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记者蹲点|“老支书”的新愿望

2019年04月10日07:54

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记者董林 胡巨成

  人间四月天,毛尖走出山。

  沿南湾湖环湖而行,便是豫南茶乡有名的“百里茶廊”,两边层层叠叠的茶园,山连山,片连片,五颜六色的采茶女点缀其间如繁星点点;还有坡上坡下那一处处小山村,粉墙黛瓦,错落有致,塘前屋后,炊烟袅袅……

  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镇黑龙潭村,就坐落在“茶廊”东边高高的茶山上。

  4月3日清晨,雨后初晴。一条曲曲弯弯的山道将记者一行引进黑龙潭村,迎面而来的是“老支书”杨世武。

  “老支书”个头不高,开口先笑。他招呼儿媳冲水泡茶,自己点上烟,和记者打开了“话匣子”,一口难懂的方言,像毛尖一样清冽。

  黑龙潭村是个移民村。原来山上只有一户人家。1955年,南湾水库开始蓄水,山下34户库区移民搬上山来,组成新村。现在已发展到90多户、300多口人。

  今年65岁的杨世武当年是被父母放在摇篮里挑上山的,在山里生活了一辈子,24岁起就当大队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也20多年了,是大伙儿嘴里心里名副其实的“老支书”。

  “老支书”还是远近闻名的“茶把式”,从种茶到炒茶样样拿手。黑龙潭村山高土肥,常年云雾缭绕,很适合茶叶生长。刚搬上来的时候,政府派茶叶技术员驻山指导开荒种茶,还成立过“黑龙潭茶社”,这里成了信阳毛尖最早的原产地。1985年荣获国家银质奖、1988年获省“星火杯”金质奖的信阳毛尖茶样,均出自这里,“老支书”和他的伙伴们功不可没。

  “老支书”说:“原来炒茶从杀青、揉捻到理条全部由人工来搞,太费事,还不好掌握。后来我看到城里人用的电风扇,想着为什么不能用电带着扫帚转,这样省时省力还均匀。当时我们几个年轻人捣鼓好一阵子,还真把‘电扫帚’弄成了,吸引很多外面人来参观。当然现在的炒茶机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好。”

  “老支书”的家在村子最东边,一棵老榆树,遮住了他家的半个小院。靠路边的三间房,是他家的茶叶加工车间,杀青、揉捻、整形、理条、烘干等炒茶机械应有尽有。

  “这些炒茶机械,我们村家家至少有一套。”言语间,“老支书”一脸的自豪。“今年茶叶品质好,清明前后的茶叶每斤都得1000元以上”。当问到他家今年的茶叶收成时,他欲言又止:“大几十万吧”,笑容里满是喜悦。

  望着满山忙碌的采茶工,“老支书”告诉记者,今年到村里来采茶的外地采茶工至少有1600人,但还不够。他家有100多亩茶山,计划要请100多名采茶工,结果只来了一半。忙不过来,茶芽长出来采不了,很快就长成叶子了,可惜哟。

  “要是能发明出采茶机该多好!用电脑激光锁定‘芽头’,机器往茶垄前一扫,就都采下来了,这样省时省力还不浪费。要是有这样的机器,就是一百万一台,我也要买一台!”

  一句话逗得大伙儿都笑了。但“老支书”的笑声很快就停止了,眼睛亮亮的,透着殷殷的期望。

  在村子房前屋后,记者见到许多外地牌照的汽车,车上下来的都是衣着鲜亮的城里人。“老支书”说,他们是来买茶的,也有上山来休闲度假的。

  大山上的茶好不愁卖。原来路不好,上来的人少,山上的好茶运不出去,卖不上好价钱。2006年,“老支书”垫资30万元,在原来土路的基础上,拓宽铺成了水泥路,率先实现了全村组组通。

  路通了,村里的发展加快了。不仅茶园由原来的几百亩发展到现在的2800多亩,来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少农户把家里的房子建成“民宿”,茶叶加旅游让家家户户都赚得盆满钵满。

  “老支书”把我们领进村里另一家种茶大户:叶家茶园。一幢依山而建的三层小楼在几棵大树掩映下,恬静而又气派。

  茶园的主人叫叶长林。他在省会郑州开有两家茶馆,原来和妻子在城里陪孩子上学。前年,浉河区全面推进“茶旅融合”,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见多识广的叶长林率先在自家茶园开起了土菜馆,今年春上,又把楼上闲置的房间改成了“民宿”,一时间门庭若市,他接受我们的采访都要“抽空”。

  叶长林乐呵呵地说:“看来以后我要在山里长住喽!”

  “这正是我想看到的。”“老支书”接过话茬,“年轻人脑子活,见识广,观念新。我老了,村里的事情还得年轻人接力才行。这几年,村里回来的人多了,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也主动回家帮助父母办‘民宿’,还开起了网上茶店。去年村里改选,3个外面回来的年轻人被选为村干部,都干得不赖,这下我真放心了。”

  说话间,“老支书”看着茶园里几个来回奔忙的年轻人,脸上绽开了欣慰的笑容。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