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董林在民权林场采访香菇种植户。
本报记者孟向东(右二)在西峡县太平镇桦树盘村采访99岁的抗战老兵,桦树盘村民十余年如一日,轮流值班照顾老人。
本报记者童浩麟(左)在兰考县葡萄架乡采访和焦裕禄共事的老支书。
本报摄影记者聂冬晗在伊川县采访乡村振兴中的冠军企业。
本报记者宋敏(左一)与中央媒体一起,在郑州机场蹲点采访“空中丝绸之路”建设。
本报记者杨晓东(中)采访确山县美丽乡村建设。
本报摄影记者王铮采访河南省科技馆新馆建设情况。
本报记者薛迎辉(左一)刘晓波(左三)在新蔡农村采访麦田管理情况。
本报记者陈炜(右)在舞钢李楼村采访农户生活情况。
本报记者柯杨/文 本报记者史长来 王铮 聂冬晗 邓放/摄影
春华秋实七十载,砥砺奋进正当时。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多路编辑记者,呼吸着春天泥土的气息,分赴全省各地蹲点调研采访。
在开封兰考,我们喜看“盐碱地”变为“丰收田”,解读兰考脱贫致富的密码;在南阳西峡,我们与抗战老兵共同回忆激情燃烧的岁月;在有“河南塞罕坝”之称的民权林场,我们见证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郑州机场,我们感受“四条丝路”给郑州带来的活力,河南内陆开放高地的画卷渐次展开……走得越远,越能理解70年巨变背后不变的初心;离得越近,越能捕捉普通人与新中国同成长、共命运的动人故事。
用“脚力”丈量,用“眼力”观察,用“脑力”思考,用“笔力”抒写,我们从脚下这块土地汲取力量,以实际行动,为新中国、新时代唱响礼赞之歌,以精品力作,赓续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步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