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媒体行】开发中治理、生产中修复,看洛宁荒山还绿“前置思维”

2019年04月24日11:12

来源:大河网

  河南发恩德月亮沟矿区(国家级绿色矿山)

  大河网讯(记者 何心悦)“珍爱美丽地球 守护自然资源”,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如今,不少工矿企业致力于在开采和生产环节提前干预生态恢复,以减轻地球负担。当天,生态文明媒体行采访团走进洛阳洛宁县,探寻当地的荒山还绿的“前置思维”。

  洛宁是华夏文化源头“洛出书”之地,是中国黄金协会命名的“十大产金县”之一和丰富的银、铅、锌等矿产资源地。近年来,围绕退矿还绿、探矿护绿、采矿复绿的工作思路,全县绿色矿山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边开发、边生产、边治理、边修复,看似有悖常识,却已然成为不少洛阳企业的成熟范式。当地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措施,组织有条件的矿山企业申报“绿色矿山建设项目。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开展以铅锌银为主的风险勘查与开发工作,目前矿区面积68.677平方公里,采矿规模为每年50.8万吨,选矿设计能力为每年50万吨。

  该公司主要开展以铅锌银为主的风险勘查与开发工作,2006年至今,该公司累计上缴利税近30亿元人民币,连续六年进入河南纳税百强,2015年,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单位”。其月亮汐矿区“绿色矿山”建设项目已经通过国土资源部验收,该项目共完成7座拦渣坝、5个废石场,35000平方米覆土绿化、5条主要防排洪隧(管)道、5600余平方米矿区绿化等工程。

  生态恢复的“前置思维”,对于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来说,集中体现在选矿和尾矿堆渣上。

  走进该公司的车间,机器的轰鸣伴随着矿石走过一道道选矿工序,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据悉,该公司16.5公里矿井涌水回用管道工程将矿井涌水无害化处理后回排至选厂作为生产用水;对生活废水采用“生化处理+人工湿地”处理的工艺,出水全部回用于矿区冲厕、绿化浇灌等,不外排。

  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永争说:“公司从技术工艺和生产流程上全面优化,目前我们资源利用率可超9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大力减轻水资源浪费,从技术上最大可能地减弱了对环境的伤害。”

  为有效降低地质灾害,2017年以来该公司建设完成各类防洪工程。记者注意到在庄头尾矿库,由尾矿渣堆积而成的大坝已然有绿植覆盖。据该公司总经理常礼透露,未来还将把更多区域进一步恢复为草地和林地,截至目前,公司在土地复垦及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方面投入超过1000万元,绿化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

  洛宁县严格落实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基金制度,每年向各企业下达矿山披绿指标任务,督促指导各企业对损坏山体、尾库等进行复垦披绿和恢复治理,对矿区开采区、生成区、生活区、办公区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目前,全县所有矿山企业均已足额缴纳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基金,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绿化治理矿区面积32平方公里,栽植树木760万株、撒播草籽将近300余公斤。”洛宁县委副书记、县长周东柯告诉大河网记者,在他看来,宁愿牺牲造成生态破坏换来的GDP,也要坚持脱贫攻坚+绿色经济的良性化发展。

  以绿色矿山建设为契机,以安全生产、环保达标、节能减排为切入点,洛宁县不断督促企业实施技能改造和环保达标工程。同时,洛宁县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大力推进绿色勘查和绿色开采,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编辑:魏蔚  审核 :新闻总值班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