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兰考的红薯,北上广卖到几十块一斤竟然还供不应求 | 足迹

2019年04月25日14:12

来源:中国之声

地点 | 河南兰考县

采访者 | 李凡


(1990年01月01日在我国上映的电影《焦裕禄》的片段)


一路奔腾的黄河水,到兰考转身向北,拐了入海前最后一个弯。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兰考的风沙、盐碱和内涝这“三害”,曾经让田地颗粒无收,村里人逃荒要饭也是常事。



1962年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来到兰考。他很快提出除“三害”办法,带领兰考人民栽泡桐、种花生、治盐碱、堵沙口、排内涝。让“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的兰考摆脱了“三害”。


50年过去了,如今的兰考,一个个工业项目成了绿色发展的新标杆,一座座大棚是现代农业的样板,一条条大河和小溪清澈见底,一片片泡桐生机盎然。 


位于兰考县张庄村的上市公司——奥吉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菇房,工人每月的收入在3500元以上


昔日的大风口变成了大粮仓,当年贫瘠的沙土地变成了高效现代农业田,昔日的抗灾泡桐如今成了兰考人民的宝贝。全国80%以上的民族乐器是以兰考泡桐为原材料制作的。乐器制造已经成为兰考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共有民族乐器厂80多家。



现如今,兰考“三害”没有了,当地的蜜瓜、红薯、花生成了兰考的新三宝。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兰考县张庄村尝过她家种的花生让代莲叶很是骄傲


2017年10月,兰考蜜瓜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成为兰考第一个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兰考红薯个头不大,甜度高,人送外号:兰考“小蜜薯”。兰考县临近黄河,土质特殊,日照时间长,天然的滩涂沙质土壤种出的红薯口感特别好。


兰考沙土里生长的红心蜜薯


2017年10月,兰考县成立红薯协会,发展“富硒红薯”,还 注册了“豫兰红”商标,小蜜薯也是有身份的了!在上海,“豫兰红”富硒红薯最红火的时候,一斤的身价达到27元还供不应求。现在兰考富硒红薯的地盘已经由三年前全县不到3000亩,扩大到60000亩。

       

种红薯这事儿还是要专业技术


兰考除了有“三宝”,这里还有全国基层党建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学习基地。在兰考县代庄村,这次蹲点,我还遇到了我的老朋友——代玉建。


他和我同岁,今年36。五年前,在老支书的动员下他放弃了自己在郑州年收入上百万的连锁店生意,回到了家乡。过去三年是兰考脱贫的关键时期,也是代玉建最紧张的三年。



老代说,现在村里有150亩大棚葡萄,200亩水产养殖,400亩绿化苗圃,500亩的菊花种植基地,茶叶菊花。300亩的陆地水果。要是没有三年前成立了合作社,这么一个平台,村里产业不会发展这么快。看来,三年前发展高效农业路子是走对了。



蹲点期间,我遇到了全国各地的很多党建观摩团到代庄来调研。上周五,我正好碰上了河北沧州新华区的一个观摩团,30多位乡村带头人了解了代庄党建工作后,意犹未尽地拉着代玉建私聊。



沧州小赵庄乡的带头人卢建山说,他们那儿经贸发达,党员流动性大,这次学习观摩可是解决他心里多年的一个难题。


卢建山:“就我们村儿,就是60岁以上的党员占到了一半多,优秀的青年人外出打工了,上大学了,好多工作咱想通过党员推下去有困难,困难很大,所以他们这个利用积极分子利用的特别好,40多个积极分子、信息员、侦察兵、和事佬,这一部分中坚力量他们在发挥作用,怎么通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来促进党员工作、党建工作,这应该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点。”


村支书代玉建与河北沧州党建观摩团交流党建工作


如今,全村全体党员、群众代表、入党积极分子,总共120名,分包农户实现全村501户全覆盖。村“两委”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困难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2017年,在兰考县新“四面红旗村”评选中,代庄成为全县首个“基层党建红旗村”。




记者手记


,春满井冈山


,春满井冈山


记者:李 凡


这是我第二次到兰考蹲点,距离上次脱贫采访蹲点已经两年,那次也是15天。


在兰考蹲点的这些天里,所有人都在讲,这几年是兰考发展最快的时期。城市大了,路面宽了,高楼大厦多了,公园广场多了,高铁通了,企业来了,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兰考大变样。


我想感受到不一样的兰考,我想探寻什么力量在激发变化的兰考。



我去了焦裕禄干部学院,去了张庄村,去了代庄村,去了兰考的上市公司......

   

焦裕禄干部学院全景(兰考县宣传部提供)


在田野上,在工厂里,在大棚里,我跟年轻的脱贫致富的驻村队员、80后的村支书、90后的工人聊着,分享着。是他们,他们的青春,他们的奋斗,让这片土地绿意盎然,充满生机。


在焦裕禄干部学院,看着脚步匆匆的学员,想起焦裕禄书记曾说过的:兰考想发展啥都不缺,缺的就是一个“干”字!


如今,焦裕禄同志为之奋斗和献身的地方,建起了焦裕禄干部学院,这可是全国14所地方党性教育特色基地之一,每年接受培训的学员有4万人次。(兰考县宣传部供图)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中国之声推出大型主题报道《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足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50多名记者深入偏远乡村、城市社区、工程现场、科研院所……蹲点调研,充分展现一个古老民族的现代化传奇,充分体验新征程上人民的奋斗精神。




编辑:臧小景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