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勇:故宫是一辈子不毕业的大学校

2019年05月05日16:17

来源:华西都市报

  故宫 一辈子不毕业的大学校  

  对话祝勇

  祝勇在故宫博物院上班。身为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的他,办公具体地点在紫禁城西北角楼的下面,一个四合院。每天穿越闹市,进到故宫大门里,他顿时就能感到,“气息跟外面不一样。心非常静。有人说,故宫有自己的时间。我深有感受。”院子里有很多树。时令的变化在院子里面的体现很丰富,什么季节什么花开,花一轮一轮地开。“如果上班到得早,还能看到有猫在树的下面吃草。对于一个创作人来说,汲取外界信息和营养,是非常重要的。让祝勇高兴的是,故宫是个大学校,哪方面的专家都有,可以随时请教。“真的是一辈子不毕业的大学校。所以我真觉得自己特别幸运。”

  故宫里

  藏了太多历史秘密

  封面新闻:

  一直围绕一个对象写,会不会遇到审美疲劳的情况?

  祝勇:

  我很幸运的是面对的是故宫。它是永远也挖掘不完的历史的秘密。虽然有一代一代的学者和作家对故宫包括清宫这样的题材的书写,但我觉得还是有很多的细节和历史的真相,有待探寻和发现。因为故宫的文化太复杂,太庞大,不可能有人用全知的视角来讲述。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视角。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人民文学出版社为我出版的关于故宫的书,能形成一个比较庞大的系统,献给读者,献给故宫的六百周年。

  封面新闻:

  一个人要形成对事物客观、清明的判断力,需具备足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健全的知识结构,很有必要。现在的不少年轻人,一遇到社会热点,参与辩论,就显出逻辑和知识的欠缺来了。对年轻人,您有怎样的建议?

  祝勇:

  的确,具备宏观的视野,对细节有认知,才能不片面地看问题。但这个知识结构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怎么形成?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书,看书可以由浅入深,有时候哪怕听《百家讲坛》也可以。或者是看一些通俗的关于历史的一些书,由这些书组成台阶,再去看原典、一手资料。其实很多原典、一手资料,阅读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

  说文学是其他很多艺术的母体

  封面新闻:

  你是文字高手,同时对影像艺术的把握也非常敏锐而在行。你是《辛亥》《历史的拐点》《苏东坡》等大型纪录片总撰稿,又是央视大型纪录片《天山脚下》总导演。此外,也是网红影视节目《上新了,故宫》的总编剧。您最近正在谋划纪念紫禁城600周年的大型纪录片《紫禁城》也将要与大众见面。文学如何注入影视?或者有没有必要注入影视?

  祝勇:

  我希望在纪录片中注入文学性。这不仅因为我多年从事写作所形成的对文学的偏好,更是出于纪录片自身的需要。文学是其他很多艺术的母体。许多艺术门类,都需要站在文学的肩膀上,比如戏剧、电影、音乐,甚至美术,才能飞高飞远。中国最早的绘画,就是叙事性长卷,像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而且直接改编自文学名作,即西汉张华的《女史箴》、汉魏曹植的《洛神赋》。

  当导演

  跟写作本质上是一样的

  封面新闻:

  一边写作,一边当导演,两项艺术行当同时进行。感受如何?

  祝勇:

  我很享受在这两种艺术形式之间转换,并不会感到混乱,相反,我感觉到新鲜感,更有创作的激情。写作更有开放性。我曾经问过作家刘恒。(刘恒拍过邓超主演的《少年天子》):“你是怎么既写小说又当好导演的?”刘恒说,其实当导演跟写作,本质上是一样的。比如都要注意细节。后来我自己拍完片子,深深体会到他在说什么。一个做川菜的师傅做得很好,你让他去做法式大餐,他往往也能做得很好。一个差的川菜师傅做法式大餐也不行。表面上看不是一回事,但实际上是一样的。

  封面新闻:

  现在人们对影像视频这个信息载体非常依赖,对文字的阅读耐心不够。您怎么看?

  祝勇:

  文字与影像,传播方式与功能不一样,各有价值、魅力,可以互相补充,却不能彼此取代。影像的呈现方式更加直观,但影像很难直接表达思想,只能把思想放在形象的背后,曲折地表达,文字则可以大段大段地铺展,所以思想深刻的文字,尤其是哲学性、思辩性文字,影像很难取代。“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你说怎么拍!影像比较直观,生动。这既是它的长处,但也有它的短板。与文字能引发不同人有不同的想象力不同,影像化过于直白,诠释角度倾向于单一。前几天我把《芳华》小说看了。三个小时,刚好坐飞机能看完,结论是小说比电影好看。一部小说一旦电影化就会损失很多东西。而且,读文字可以在一个地方停留。但看画面表达,很难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地方,细细琢磨。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实习生刘可欣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