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育人系列报道①孩子攀比不可怕 关键要比出真自我

2019年05月24日15:37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家庭教育有“心法”,学校教育有“招式”。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学校教育是学生所受教育的主要部分,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延伸和依靠,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配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大河网特联合郑州市教育局开展“家校协同育人”系列报道,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宣传好的经验和做法,营造积极、健康、共赢的家校共育氛围,引导家庭、学校、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评价观。

大河网讯(记者 张楠/文 牧堃 祝萍 赵安娜/视频录制 祝萍/剪辑)物质追求是人类的天性,孩子也不例外,当孩子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大发脾气,而父母和学校教育的方式将直接决定孩子对待物质攀比的态度和行为。如果一味放纵孩子的物质攀比,就会误导孩子大把大把地挥霍金钱,以换取自己的虚荣心。

如何去应对孩子的“攀比心”?5月24日,郑州市上街区中心路小学教师王小翠和学生家长做客大河网直播间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与此同时,大河网记者连线采访了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付晓楠老师,开启一节有关“攀比教育”的课堂。

何为“攀比心”?

心理学认为,攀比心理是个人发现自身的某项内容与对照的个体发生偏差距离时,产生的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攀比心理是人的正常心理过程,无需扣上道德标签,更无需谈“攀比”色变,宜疏不宜堵。

攀比是一件小事,但是如果不能用正确的价值观对孩子进行引导,可能就会影响他以后的道路。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羡慕之心、对物质的占有之心。孩子攀比不可怕,但要比出真自我。

“攀比”表现在哪些方面?

郑州市上街区中心路小学教师王小翠在一线教学多年,在她看来,目前在校小学生攀比心理主要表现在:一是比物质,如学习用品档次高低、衣着品牌高低、零花钱多少等;二是比条件,如住房条件、父母职位、生意大小等;三是比地位,谁是班干部、朋友谁的多、学习谁的好、老师信任谁等。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短短几十年,经济突飞猛进,但居民收入并不均衡,使得攀比心理愈发严重。某些成年人的生活中,比工作、比配偶、比孩子、比消费……比比皆是。”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付晓楠老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孩子处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势必会养成盲目攀比的不良习惯。

孩子有攀比心 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要以身作则,厉行勤俭节约,理性消费,正确认识自己及孩子,避免长别人家孩子威风,灭自己家孩子势头。

王小翠认为,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家长要做到“一应二忌三做到”:“一应”是家长应该做学生的榜样,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攀比的心理或做一些攀比的事;“二忌”是忌盲目顺从孩子意愿;“三做到”是做到转移关注点,鼓励孩子多从其他方面发现自己的长处。事实上,孩子提出每一个"我也要……"都是经过缜密思考的,这时家长就要注意正确引导。利用好了孩子的攀比心理,也是一种资源。比如当孩子攀比谁的朋友多时,可告诉孩子:“不要羡慕别人的吸引力,要努力把自己变成小太阳,温暖别人,照亮别人。”当孩子觉得自己父母工作卑微时,严肃而深情地告诉他:“父母努力工作,用双手创造幸福,越辛苦也就越伟大,越辛苦越需要全家人一起奋斗,因为幸福来得是那么不易!”当孩子羡慕别人家房子比较大时,告诉他:“房子大小和幸福无关,一家人和和美美在一起,房子小但快乐多;总是家里吵吵闹闹,房子是大但心窄了。”

当孩子有了正确价值导向,专注真、善、美多了,自我成长就快了,自然就不会去攀比了。

学校积极引导 关注孩子的未来发展

学校应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奋发向上的价值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采用多种方式积极引导,面对校园攀比现象,仔细分析成因,关注学生未来发展。

“有些学生攀比,可能是自己无法正确判断;有些学生攀比,可能是为了融入‘圈子’;有些学生攀比,可能是存在自卑心理……”付晓楠说,对于受到攀比心理影响的学生,教师要因势利导,加强沟通与交流,借助积极心理学理念,关注学生正向部分,关注其未来发展。

王小翠认为,学校在应对攀比现象上应重视价值观教育,通过“三会”:班会、队会、家长会。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物质的意义在于使用,而不在于炫耀。其次,建立积极的班级文化,重视学生品德、学习成绩和各方面才艺,让学生认识到应当攀比的是能力的提高和全面的发展,引导学生关注内心的充实而不是外部物质评价。再次,信任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对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肯定或表扬,让他们充分认识自我、增强自信,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避免学生对物质条件的盲目比较。

“比”出真自我的秘诀:学生认识自我 合理“追求卓越感”

让攀比变为有利的、积极的、善意的、科学的,它就变为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了。

加强自我认识,认识自身的外在资源、内在素养,准确定位自己,是每一个人的终身必修课。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对自尊、优越感的追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在满足了生理、安全和爱的需求以后,就会有自尊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应充分认识自我,清楚知道自己有什么、没有什么,悦纳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合理“追求卓越感”。


编辑:史海山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