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留给汝州的勤廉故事

2019年06月06日07:50

来源:大河报

  汝州望嵩路南望嵩山

  □尚自昌文图

  925年的农历四月,56岁的苏辙因“以汉武比先朝”之罪,由北宋王朝的门下侍郎贬至汝州任知州。同年夏历六月,因“讥斥先朝”之罪从河北定州贬至英州(今广东英德)的哥哥苏轼,特绕道汝州看望弟弟,在参观苏辙倡导修葺一新的龙兴寺画殿时挥笔写下了《子由新修汝州龙兴寺吴画壁》七言诗:丹青久衰工不艺,人物尤难到今世。每摹市井作公卿,画手悬知是徒隶。吴生已与不传死,那复典刑留近岁。

  人间几处变西方,尽作波涛翻海势。细观手面分转侧,妙算毫厘得天契。始知真放本精微,不比狂花生客慧。似闻遗墨留汝海,古壁蜗涎可垂涕。力捐金帛扶栋宇,错落浮云卷新霁。使君坐啸清梦余,几叠衣纹数襟袂。他年吊古知有人,姓名聊记东坡弟。

  苏辙在汝州任职不到百天,勤政爱民,在发展地方经济和保护文化遗产等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受到了汝州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汝州的历代志书中,均把他列在《名宦》篇中重点介绍。明清时汝州文庙的名宦祠立有他牌位,每逢祭日都会受到人们的祭拜。汝州新修的中央公园里的名人苑中,竖有苏辙画像和事迹的展板。

  望嵩楼上书心怀

  绍圣元年(1094)四月二十一日,苏辙带着家眷来到汝州。18年前苏辙做陈州教授时,在洛阳负责举人考试,曾游嵩山。年初,京城的葆光法师得到一份《嵩山图》,约他到嵩山游玩,苏辙正处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之中,哪有心思?苏辙离京到汝州任职时葆光设宴相送,席间苏辙与葆光法师相约:“闻此州在嵩少之阳,登城北望,可以尽得其胜,君何时为此游,吾将举酒与子相望,虽不能同,亦庶几焉。”葆光说随后动身,希望苏辙到汝州安顿后能到嵩山相见。

  苏辙到汝州后,适逢大旱,百姓一片恐慌,加上州衙有许多事情要处理,根本没有时间去嵩山游玩,但为不失约,苏辙就写了《嵩山祝文》派家兵带着到嵩山与法师相会。家兵赴嵩山走后,苏辙登上州衙后花园的望嵩楼遥望嵩山。苏辙北望嵩山看到的是“连山障吾北,二室分西东”的景观。面对北方的圣山,鸟瞰汝州四周美景,把酒临风,自然心旷神怡。能远离朝堂钩心斗角的环境,饮着汝州纯正的汝阳贡酒,欣赏着如画的山水景色,苏辙感觉比在京城一点也不差:“可怜汝阳酒,味与上国同。游心四山外,寄适酒杯中。”望嵩楼上,苏辙对汝州有了全新的认识。

  后园祈雨救苍生

  汝州大旱,如何解决干旱问题稳定民心是当务之急。天灾在当时一般都被认为是上天对地方官员失政的惩罚,地方长官要带领下属向上天祈告自己的罪过,让上天饶恕百姓。苏辙是新任知州,自然要担当这个责任。按汝州的风俗选定向上天祈雨的日子,决定在州衙后花园(望嵩楼所在地)设坛祭祀社令神和后土神为百姓祈雨。他要求各部门做好准备工作,自己则亲撰祈雨文告。

  苏辙知道向天求雨不能解决问题,但在当时条件下对稳定民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苏辙打算在求雨之后,动员汝河沿岸百姓引汝河水抗旱,进行生产自救。也许是苏辙的诚心感动了天神,求雨仪式的前夜,汝州由晴变阴,开始降雨。喜雨一直下了一天两夜,第三天早上放晴。持久的旱情解除后,天很快转晴,对靠农耕吃饭的黎民无疑是个天大的福音。而这个机会却让苏辙给碰上了。

  多年不遇的大旱,因苏辙的到来而解除。原本对神灵崇拜的社会,更加相信苏辙是真正的文曲星下凡。

  老天“未请而予,再宿告晴”,给心神还没平静下来的苏辙以极大的安慰。但苏辙深知自己的处境,没敢“居功自傲”,将准备的求雨仪式改成谢雨仪式,亲自撰写了“谢雨文”,将“未请而雨”的功劳给了前两任知州,把久旱的责任自己承担。

  四月二十六日,也就是苏辙到任的第5天,在州衙设置的祈雨坛前,向社令神和后土神举行了酬谢降雨的仪式。苏辙主颂了撰写的《汝州谢雨文》:“维绍圣元年岁次甲戌,四月壬寅朔二十六日丁卯,太中大夫、知汝州军事、护军苏辙,谨以清酒特羊之奠,恭祭于北园社令后土神君。辙以罪戾,谪守兹土。自春徂夏,旱饥为苦。麰麦殄悴,禾未出亩。吾民忧伤,巫觋旁午。念予罪人,余谴累汝。间行北园,亭曰‘致雨’。前守赵王,有祷咸许。顾惭昔贤,愿蹑前武。扫地而祭,屏去牖户。清漪绕屋,乔木环堵。微风肃然,神物来处。吾僚祗敬,斋宿吾府。云兴山际,倏遍天宇。风来不疾,雷发不怒。祈祈甘泽,如哺如乳。酒不濡地,雁不升俎。仁哉有神,未请而予。再宿告晴,高下咸溥。朝阳既升,锄耨毕举。宿麦斯实,施及禾黍。吏免诃谴,民病获愈。念惟始至,神则何取。祗荐醪牲,以永斯祜。尚飨。”

  苏辙离开汝州后,后任知州将苏辙的《汝州谢雨文》刻置在致雨亭座凳的楣板上。

  重修汝州思贤亭

  州衙后花园内有纪念宋初文坛领袖杨亿的思贤亭。

  杨亿于公元1014年调任汝州知州。任职期间,汝州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杨亿常把州务托付僚吏,以文墨自娱,常与风穴寺和尚谈禅论诗。他将自己与高僧交往语录,裒辑而为《汝阳禅会集》十三卷。

  杨亿在汝州,风穴寺和望嵩楼一度成为天下文人向往的地方,或向杨亿拜师学习,或与杨亿饮酒唱和。杨亿也用诗文赞美天中之地的宜居环境,留下《汝阳》诗集数卷,《汝阳杂集》20卷。可惜全部散佚。

  杨亿从汝州调京城任职后,汝人将其诗刻于石上。皇佑年间(1049~1053),王珦瑜任汝州知州,在望嵩楼苑内建“思贤亭”,置石于亭柱和亭板上。

  苏辙到汝州任职时杨亿已离开人世70多年。思贤亭很是破旧,诗石散失过半。苏辙在后花园散步,发现了这个破亭子,决定对思贤亭进行整修,重刻杨亿汝州诗,增广思贤亭,龛诗石于亭壁,并作《汝州杨文公诗石记》一并嵌在亭壁。

  苏辙在石记中对杨亿的为人和文学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是“清风雅量”之士,不仅独步真宗朝,而且简直可与唐代燕国公张说这样的大家相比。

  思贤亭经大文豪苏辙整修和增广,古亭美感增加了,诗刻的内容丰富了。特别增选的“《汝阳》组诗”,是经过杨亿校改后正式出版的,纠正了不少原诗刻的不足。思贤亭也因苏辙的重修,提升了知名度,一直保存到元末。

  倡修吴道子画殿

  龙兴寺位于汝州城东门外,隋唐时代声名颇著。公元734年,李白由安陆北游汝州,曾写下《夏日诸从弟登汝州龙兴阁序》,留下了“晴山翠远而四合,暮江碧流而一色”的名句。唐天宝初年,龙兴寺华严殿落成,寺院住持特邀请吴道子至寺作画。传说吴在龙兴寺作画的时候,观看者围得水泄不通。他作画时速度很快,像一阵旋风,一气呵成。特别在描绘壁画中佛头顶上的圆光时,不用尺规,挥笔而成。

  吴道子一生虽然创作了许多壁画,但真迹流传下来的很少。原因是唐会昌五年(845),唐武宗以佛教“非中国之教”,下令毁灭佛寺,除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各留两寺,同州、华州、高州、汝州各留一寺外,其余尽数毁去。吴道子的画大部分是画在寺庙墙上的壁画,随着灭佛废寺,自然难以幸存。龙兴寺是汝州奉旨保存的一座寺院,吴道子的真迹也很难得地保留下来。到宋代,汝州龙兴寺因保留有吴道子的真迹而更有名气了。因此,喜画的苏辙来到汝州刚安顿下来,便约州通判李纯绎参观龙兴寺。然而苏辙看到的龙兴寺因年久失修,“寺宇破漏,画壁为风雨所侵”。寺院方丈惠真向苏、李二人介绍自己修葺寺院的准备工作。苏辙非常赞同惠真的做法,要求寺院先修华严殿,以保护吴画,并答应对修葺工作给予资金支持。在苏辙和李纯绎的带动下,州衙官员和地方士绅纷纷解囊相助,很快解决了修缮寺院的资金问题。工程开工后不到两个月,华严殿便修葺一新。画殿修好后,惠真方丈请苏辙为重修画殿写记,苏辙欣然同意。苏辙深思后在官邸挥笔写下了《汝州龙兴寺修吴画殿记》,详细记述了华严殿吴画的情况:“其东西夹皆道子所画,东为维摩、文殊,西为佛成道”,且“比岐下所见,笔迹尤放。”为汝州修复龙兴寺留下了宝贵资料。

  苏辙贬汝州不久,哥哥苏轼也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贬至英州。苏轼赴任途中特绕道汝州看望弟弟,苏辙陪同哥哥观赏龙兴寺的吴道子画。苏轼在方丈室提笔写下了《子由新修龙兴寺吴画壁》的七言诗,最后以“他年吊古知有人,姓名聊记东坡弟”收尾,对弟弟保护文化古迹的善举给予了高度评价。

  汝人聊记东坡弟

  56岁的苏辙已到致仕的年龄,想把汝州当成仕途的最后一站,但事情的发展并不遂他的心愿。他离开京城后,朝堂上“变法党”与“元祐党”的斗争越演越烈。年轻气盛的哲宗在“变法派”的不断引导下,誓把“元祐党”从朝中清除干净而后快,以至于发生了要废除祖母高太后封号,将司马光从坟中挖出曝尸的动议。

  绍圣元年六月,右正言上官均指责苏辙有六大过恶,结果苏辙再贬至袁州。苏辙接到袁州上任的圣旨不敢怠慢,简单收拾准备悄悄离开汝州,谁知出门后州衙外站的全是送行的百姓。

  苏辙离开汝州后,汝州官民在州境建苏辙生祠,敬苏辙画像纪念。

  明洪武年间创修的文庙,将苏辙和苏轼兄弟同入祀名贤祠中,而当时祭名贤祠的在汝州任职的历代官员只有六人。

  现存最早的《汝州志》,成书于明正德元年,将苏辙列入名宦篇中重点介绍。正德之后的五套《汝州志》均将苏家兄弟列入名宦篇介绍。

  明万历之后,文庙将名贤祠分为名宦祠和乡贤祠,将名宦和乡贤分开祭祀,苏家兄弟一直占据名宦祠的重要位置。

  2017年8月,汝州市公布首批20位历史名人,其中4名为客籍,苏辙为其一。苏辙的画像和事迹展板,就在新修的中央公园里的名人苑中。

  (作者系汝州市融媒体中心主任编辑、汝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出版有《风穴寺探密》《汝瓷的前世今生》《汝文化简论》等书)


编辑:魏蔚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