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出彩河南人|“状元技工”是怎样炼成的

2019年09月13日07:36

来源:大河网

  河南日报记者任国战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张遂旺

  “她用一个公式,输入几个数,就知道我们啥时间该来这里干活了,不用在现场久等。这个技工了不得!”9月10日,记者在安钢集团炼铁厂采访时,两个维修工这样夸赞他们的烧结工高级技师公毅。

  今年42岁的公毅,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她个头不高,说话温柔。虽性格内向,但讲起烧结机的“五脏六腑”来,却头头是道,滔滔不绝。工人们称她为“状元技工”。

  “状元技工”的本领了得,有故事为证。

  故事一:环冷机是烧结矿的冷却设备,80块台车组成一个圆形,旋转每周需要一个半小时。台车出现故障后,需要主控室的主控工不停地联系现场人员,在高温环境下多遍查找确认。

  公毅为破解此难题来到了主控室,两眼紧盯监控画面。只见水槽的盖板随着环冷机一起运转,于是突发灵感:若把台车编号写在盖板上,主控工记下盖板上的编号,就可直接确定故障台车运行的位置。

  大家没想到,公毅利用小小的编号,解决了生产上的大难题。

  故事二:500平方米烧结机的配料室,有21台配料秤。生石灰配加总是波动,犹如家里炒菜放盐,多了咸、少了淡。原料配比缺斤少两必将影响产品质量。

  公毅在现场琢磨来琢磨去,研究了很多天。同时,她找来一台备用设备做实验:“看看,粘料和脱落就会引起皮重的变化。”于是,公毅开出“药方”:每四个小时看一次皮重,改变原来开停机操作方法,震动可把粘灰震掉,从此配料精准。

  故事三:一次,一位电工打来电话,“请你帮忙看看设备,为啥喷洒装置漏水。”公毅到达现场后,细细观察发现是管道进行了改造,比之前加长了十几米,电脑程序未变,关闭电动阀门之后,管道内残余的水仍延续外流。当下,公毅联系自动化工作人员,修改停水时间后漏水现象消失。

  诸如以上的故事,在公毅身上还有一串串。

  或许人们会问:“公毅的创新底蕴何来?”

  “我爷爷、父母都是钢铁工人,我属于‘钢三代’,不能给上辈人脸上抹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

  “刚上班时,我的师傅很厉害,技术精湛。这让我一下就有了目标,我要成为他那样的人!”

  “创新的灵感来自生产一线的实践。”公毅是安钢集团第一代主控工,她在这个岗位一干就是14年,又干了5年工段长,让她把整个生产工艺控制和现场实际完美融合在一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灵感迸发了出来。”公毅说。

  金点子来自实践。为获得混合料机配料节奏的最佳值,公毅坐个小凳子,守在混料机旁,盯着滚动仓,一遍遍掐算时间,默数转动圈数,一待就是两三个小时。如今,她每天仍要沿着配料室、筛分室、烧结机进行实物检查,这细节体现了她的“工匠”精神。

  人需要终生学习,不断“充电”才能进步。打开公毅的办公柜,里面有《烧结原理与工艺》《铁矿粉烧结原理与工艺》等专业书籍,还有多半是她的记录本。“我经常自学,还习惯把每天的各项参数都记下来,进行趋势分析总结。”公毅说。

  20年来,一本本装订成册、条目清晰的数据、工艺记录笔记见证了她的成长。也正是对工作的认真与坚持,使公毅脱颖而出,成为“状元技工”。

  结束采访时,公毅向记者吐露心声:“回顾这些年的经历,发现原来让我发愁的一些事情,付出努力解决的一些问题,后来都成了我提高的财富。有些事发发愁、踮踮脚才能做好,这样会让我真正成长起来。”

编辑:郭俊华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