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古都新风貌】洛阳:十省通衢,勾勒隋唐古都新轮廓

2019年09月21日17:55

来源:映象网

  编者按

  逐水而居,依水而筑。每一座古都的建立总离不开滋养它的河流。

  9月20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文旅厅联合主办“壮丽70年·古都新风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拉开序幕。

  古都是历史发展最好的见证者。历史上的河南,以古闻名。如今的河南,以新出彩。映象网以河为脉络,探寻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四大古都的历史变化,讲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古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辉煌故事。

  映象网记者 陈伟然/文 程维康 王浩峰 /图

  洛阳境内山川纵横,河渠密布,洛河、伊河、涧河、瀍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古代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而如今,洛阳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总与河有关。

  伊河畔,龙门石窟引领旅游发展新潮流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6公里的伊阙峡谷,这里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古称“伊阙”。隋炀帝迁都洛阳后,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习惯的称为龙门。

  龙门自古为险要关隘,交通要冲,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因山青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此处素为文人墨客观游胜地。又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这里青山绿水、万象生辉,伊河两岸东西山崖壁上的窟龛星罗棋布、密如蜂房。

  龙门石窟景区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有东、西山石窟、白园、香山寺等国际国内知名景区,其中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60多块,是我国三大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之一。香山寺位于龙门石窟景区东(香)山的山腰上,占地4.5亩,最早修建于公元516年,公元690年重修,现今已是龙门石窟景区的一处重要文化景点之一。白园位于龙门东山(香山)北麓的琵琶峰上,占地近50亩,唐代风格的建筑园林。是我国唯一的一座纪念大诗人白居易的主题公园,主要景点有青谷区、乐天堂、诗廊等10余处。

  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龙门石窟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1月龙门石窟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7年5月龙门石窟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优秀单位。

  作为洛阳魏唐盛世唯一留存于地面上的辉煌,龙门石窟因独特的历史艺术价值和稀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品牌价值,天然担负起彰显洛阳城市特色、展示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和提高知名度与美誉度的现实责任,是助力洛阳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的主要载体,也是河南构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重要支撑。

  如今,洛阳正在打造成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强化龙门石窟等重点景区龙头带动作用,支持栾川、嵩县、孟津、洛龙等县(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十大文化产业园建设,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打造旅游目的地品牌。

  涧河西,老工业区着力推动制造业高速发展

  在涧河西岸,是曾享誉全国的老工业基地,坐落着众多大型制造企业,而中信重工就是其中一家。

  中信重工前身为洛阳矿山机器厂,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中信集团旗下的境内A股上市公司。历经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信重工已成长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重型装备骨干企业,全国领先的特种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基地。

  中信重工拥有国家首批认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我国矿山重型装备领域首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矿用新装备材料安全性分析验证中心。中信重工构建了以18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组为核心的制造工艺体系,形成了国内领先、全球稀缺的高端重型机械加工制造能力。

  如今,洛阳正着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老工业基地在调整改造、建设更高品质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进程中亮点纷呈。

  以中信重工防爆消防灭火机器人、超高压水射流磁力爬壁机器人等11款高端机器人“大秀绝活”,成为2019第四届洛阳国际机器人暨智能装备展览会上的焦点;“洛阳浮法”工艺成功实现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洛玻第三代超薄基板玻璃生产线顺利点火;中铝洛铜自主研发出国内独家全流程替代进口新一代引线框架材料,在国内市场保持强劲竞争力。

  大运河旁,文创产业百花齐放

  “八方之广,周洛为中,谓之洛邑”,被誉为大运河上“中原渡口”的洛邑古城已然矗立在洛阳老城区中。

  洛邑古城园区内,传统街巷依旧如初,一步一景,人文气息浓厚。存放关公首级的妥灵宫,武则天下令开凿的新潭遗址,屹立千百年的文峰塔,金元城墙遗址仍可追寻。河南府文庙、四眼井等历史遗存星罗棋布,是游客探寻古都洛阳文化记忆的必到之处。

  园区中,以河洛文化为核心,古典商铺为主体的古建筑街群,集聚传统音乐、传统美术及手工艺、传统医药、曲艺民俗等非遗百态,彰显古城文化底蕴,引入汝阳刘毛笔、孔家钧窑、王绣牡丹、秦氏绢艺、唐三彩、叶雕、牡丹瓷等国家、省、市级2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业态,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规模最大、非遗产业化最集中的非遗文化产业精品园区。

  同时,园区以“讲述老城故事,再现古韵风华”为总体设计思路,利用3D灯光投影、传统艺术展示等多种手段,将体验与互动相结合,设定十个主题演绎体验片区,分布园区各处,让游客感到处处有主题、移步见惊喜,体验有感触,过后有回味。此外,园区还定期举行“非遗文化节”活动,以“非遗百展”为主题举办各种非遗展览,并每轮番展示数十种非遗传统节目表演,突出非遗特色、民俗特色、洛阳特色。

  如今,洛阳正主动融入国家“大运河文化带”战略,深入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包括洛邑古城在内的众多文创非遗项目正在实现宫城区由景点到景区连片发展,逐步勾勒出隋唐洛阳城的历史轴线和47平方公里的都城轮廓。


编辑:祝萍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