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诺贝尔文学奖:“奖项”揭晓的那一刻,“文学”才刚刚起跑

2019年10月10日22:50

来源:大河客户端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张丛博

  时隔两年,因评审机构丑闻而“轮空”的诺贝尔文学奖,终于落下了“双黄蛋”。

  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获得201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理由为“她叙事中的想象力,充满了百科全书般的热情,这让她的作品跨越文化边界,自成一派。”

  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获得201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理由为“他兼具语言独创性与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围和特殊性。”

  至此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的一刻,所有猜测奖项的狂欢归于平寂。两句简洁的获奖理由背后,埋藏着怎样的文学矿源,许多人的文字探寻工程才刚刚开始。

  如往届一样,媒体开始围绕“他是谁”展开,其人其文其事如潮涌来。对市场嗅觉敏感、早已蓄势待发的图书电商,也几乎秒速推出新晋诺奖作家的作品。

  不过,哪怕是诺贝尔奖,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奖,它既不能代表文学发展的风向,也反映不了世界文学的全貌。

  作为世界级的文学奖项,有不少诺贝尔奖得主成为众多读者追捧的大师,同时也有一些作家被尘封进了文学史中。回顾历史,从1901年起,诺贝尔文学奖迄今一共颁发了111次,共116人折冠。你能记得的有几位?

  不要说沧海遗珠,哪怕是将有巨大文学成就的作家组成个榜单,那些诺奖得主也只是其中的少数,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作品的价值,有超过诺奖级的影响。

  2004年诺贝尔奖得主耶利内克就曾说,“汉德克是德语文学活着的经典,他比我更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5年之后的今天,尽管汉德克幸运地如愿以偿,但类似的“更有资格的”作家,在全球文学界应不在少数。

  彼得·汉德克2016年曾来中国,当时被问及歌手鲍勃·迪伦获得诺奖时,他直言不讳地抨击瑞典人的错误决定,“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鲍勃·迪伦。对我来说,文学是阅读的,而鲍勃·迪伦不能被阅读。”

  汉德克身上的两个细节,就足以把诺奖的神圣光环给摘掉。

  事实上,作家们在谈论奖项时,往往很平淡。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还曾在历史上主动提出拒领诺贝尔奖。他说:“我拒绝荣誉称号,因为这会使人受到约束,而我一心只想做个自由人,一个作家应该真诚地做人。”

  “陪跑”的村上春树,被无数次问及获奖相关话题,他干脆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特意解释:许多时候,人们只把目光投向有具体形态的东西,文学作品的实质终究是无形之物,而一旦被授予奖项或奖章,便留下了具体形态,人们便可以对那“形态”加以关注,恐怕这是一种与文学性毫不相干的形式主义。

  在诺贝尔奖项类别中,能引发全民参与讨论的唯有文学奖。这也是文学的意义所在,没有门槛,如空气一般被我们需要。关于文学对于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就做出过深刻的阐释: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不过,从调侃村上春树陪跑,到热议某位作家入围,喧嚣的诺奖舆论背后的逻辑,更多的依然是消费奖项的逻辑。当我们在谈论诺贝尔文学奖奖项的时候,可别忽视了文学。

  这位诺奖作家是谁?不认识,不妨买本书来读,真的不感兴趣,也无需刻意凑这个热闹。读书是个人的事,文学也本不喧嚣。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彼得·汉德克常说,文学是不断明白自我的手段。也许,这句话也适用于读者。

编辑:杨剑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