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能比你还懂汉字!美国“汉字叔叔”能讲出每个汉字的故事

2019年10月19日15:22

来源:大河客户端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张丛博

  他来自美国,本名叫理查德·西尔斯,斯睿德是他的中文名,但他更喜欢被网友们称为“汉字叔叔”。他痴迷汉字研究数十载,倾尽所有来中国研究古代汉字,创办“Chinese Etymology(汉字字源)”网站,免费提供给全世界爱好中文汉字的人来查阅。

  10月18日,正在安阳举行的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汉字叔叔”成为媒体关注的明星。会议间隙,他接受了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专访。

  自费创办汉字字源网感动中国网友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里,“汉字叔叔”专注地看着甲骨文、金文、小篆等中国古老文字的展示,他用普通话对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说:“汉字是最久的至今还存在的文字,非常了不起。”

  年近七旬的他,已经学习和研究汉字数十年。1972年,年仅22岁的他,为了学习汉语,不顾父母反对,离开美国的家,买了一张单程机票独自飞往中国台湾,买了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本,并制作了成千上万张汉字卡片自学。

  1994年,经历了心脏手术后,理查德觉得要做一些汉字的事,否则就来不及了。学过物理和计算机的他,将《说文解字》《六书通》《金文编》《甲骨文编》等古书中的古汉字字形扫描进电脑。2002年,理查德创办的“汉字字源网”悄然上线,为对古汉字、甲骨文感兴趣的人提供帮助。

  然而,由于经济不景气,理查德失去了在硅谷的高薪工作,他搬去田纳西州,当上了一名河道管理员。服务器的租金交不上了,他就在网站首页加上一个捐款链接,请大家捐款帮助他维护更新网站。哪怕一年到头的捐款金额只有几十美元,也没想过要放弃。

  转机出现在了2011年1月13日。那一天,网站的点击量突破了60万次,账户也收到了超过100美元的捐款。彼时,理查德和他的网站被中国网友发现并引发热议,这种对汉字的热爱和付出深深感动大洋彼岸的年轻人。

  之后,为了更好地研究汉字,理查德搬到了中国,在天津、北京、上海、黄山、南京等地留下了足迹。理查德也不再感到孤单,他说:“最初在美国我是孤身一人研究汉字的象形来源,现在身边研究甲骨文和象形文字的越来越多,我有很多朋友。”

  如今,“汉字叔叔”已经不止是汉字研究者,更是一位汉字文化的传播者,他先后登上《朗读者》《开学第一课》《汉语桥》讲述汉字故事,将“汉字”之美告诉全世界。

  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故事

  理查德随身携带一个日记本,上面有他研究的近千种汉字字形构件。在安阳,他向记者展示了字形部首“宀”说,“这在甲骨文中,是房子房屋的象形字,理解了字形的象形来源,就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汉字。”

  理查德开设了公众号“汉字叔叔讲故事”,他将自己分析的汉字字形,以中英文两种语言和讲故事的方式分享给网友。理查德说:“许多人学现代汉字都是死记硬背,其实每一个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有一个象形文字的来源,我想找到这个象形的本意和逻辑。如果你知道他的本意,那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故事。”

  为让读者感受到“汉字叔叔”如何通过分析字形构件讲故事,不妨来感受下他在最近一次关于“艺”字的推文。

  理查德分析,“艺”是藝术的“藝”的简化字,在古代时最早的含义是种植。上面的构件“艹”来源于“艸”,意思是草,这与种植的确是相关的。下面的部分是“乙yǐ”,用来表音。

  “蓺”是“藝”较早期的形式,其中没有“云”这个构件。“埶”是更早期的“藝”字,由残体构件“坴”以及“丸”这个构件构成,而其实右侧的构件“丸”应该写作“丮”。而“丮”这个字,来源于一副生动的图象,一个人跪下来并且手里还握着某样东西。“坴”是一堆土的样子,像是表示某种菌类的“圥”字在一堆“土”上。“圥”这个古老字形实际上来源于“木”,就是一棵树的样子。

  所以在公元前500年前的周朝,你会看到一个男人用手“丮”执一棵树“木”并把它种在“土”上。而在商朝的时候,这个场景甚至被描述得更为简单,就是一个男人“丮”在准备种一棵树“木”的景象。

  读完这篇文章,网友喜滋滋留言:哇!这么看“艺”字的起源就像是祖先开始种植花卉来欣赏或者是第一次尝试插花从中发现美感一样。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耕文明,连艺术的起源都和土地深深地连接在一起,直到现在“艺”字都是草字头,只要有汉字在,中国的文明就从来都不会断。

编辑:梁倩文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