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河南 | 牢记总书记嘱托,让中国“饭碗”盛上更多优质“河南粮”

2019年11月20日08:29

来源:农民日报

  牢记总书记嘱托,让中国“饭碗”盛上更多优质“河南粮”

  ——访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

  农民日报记者 张培奇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指出,粮食安全、“三农”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要之基,河南农业农村人口比重大,“三农”工作任务繁重,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河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举足轻重,要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今年9月,总书记再次考察调研河南时又特别强调,要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的文章。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地处华夏之中的河南,沃野千里,是人口大省、产粮大省,自古以来就是国家重要粮仓。近日,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河南时刻牢记总书记嘱托,自觉扛牢国家粮食安全这一政治责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生产保持高位平稳态势,粮食产量连续3年突破1300亿斤,河南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4强的小麦,不仅解决了全省1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每年还外调原粮及其加工制品600亿斤,每年外调生猪及制品近3000万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作出了河南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同时还强调,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武国定向记者介绍,河南认真贯彻总书记指示要求,正确处理产出和产能的关系,保障粮食产能安全。一方面,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任何时候都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另一方面,改变过去片面追求产量的思想,切实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提高粮食产能上,坚守耕地红线,确保全省1.2亿亩的耕地保有量不少,基本农田1.02亿亩的保护红线不破,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改善生产条件,持续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投资873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6163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92亿公斤;提高科技水平,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7%,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问题,是底线要求。“我们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既保证粮食数量安全,更保障粮食质量安全,加快推进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武国定说,这就要求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保障粮食质量安全。河南坚持优质专用,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发展到1204万亩,订单率达90%,实行专种、专储、专收、专用,实际销售价格比普通小麦每斤高出1毛钱,实现了优质优价,既解决了进口替代问题,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坚持绿色生产,推行绿色种植,全省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两年实现负增长;推广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抽检,今年二等以上小麦占比95.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8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一;完善生产服务设施,利用农机补贴政策大力发展烘干设备,粮食霉变大幅减少;坚持品牌强农,升级“老字号”、开发“原字号”、培育“新字号”,“三品一标”产品达到4429个,其中新乡小麦、正阳花生等4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中国百强,延津、淮滨分别成为茅台集团、五粮液集团的优质小麦供应基地。

  过去一些地方一度千方百计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以致粮林争地、粮水争地、粮草争地,甚至毁林种粮、毁湖种粮、毁湿种粮,过度生产、掠夺经营,对农村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更影响了粮食生态安全。“我们坚持正确处理生产和生态的关系,保障粮食生态安全,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把该减的减下来、该退的退出来、该调的调过来。”武国定介绍,河南坚持高效利用水资源、系统修复水生态、综合治理水环境、科学防治水灾害“四水同治”,谋划实施了682项、总投资2500亿元的治水工程;推进森林河南建设,围绕“五年增绿山川平原,十年建成森林河南”目标,全面开展国土绿化提速行动,深入推进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六化”建设,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4.94%;打好净土保卫战,重点加强重金属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固体废物处理,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严格保护未污染土壤,维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为目标,抓好农村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厕所革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村庄清洁“五大行动”,9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1.2%,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建成了一批美丽乡村。

  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民增产不增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粮、粮食主产区抓粮的积极性,尤其是当前“谁来种粮”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武国定说,为破解这一难题,河南坚持尊重市场规律,正确处理增产与增收的关系,保障粮食发展安全,持续调优种养结构,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要求,大力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以“四优四化”为抓手推进高效种养业转型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占全省小麦面积的1/7,优质花生面积发展到2300万亩,占全国的1/4,两者面积均居全国第一位;调大生产规模,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到28万家,其中家庭农场5万家、专业大户5万家、农民合作社超过18万家,入社农户近550万户,土地流转、土地托管面积分别达到3946万亩和2652万亩;调长产业链条,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围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培育面、肉、油、乳、果蔬五大食品产业,实施企业升级、延链增值、绿色发展、质量标准、品牌培育“五大行动”,持续推进绿色食品业转型发展,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7250家,实现营业收入1.23万亿元;河南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速冻水饺,成为全国第一粮食加工大省、第一肉制品大省,正在实现从“国人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人餐桌”的转变。

  “粮食已经成为河南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将通过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粮食安全与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实现由粮食生产大省向粮食产业强省的转变。”武国定表示,展望未来,河南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让中国“饭碗”盛上更多优质“河南粮”!


编辑:臧小景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