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奖”获得者李洱郑州畅谈《应物兄》创作故事

2019年11月26日07:44

来源:大河网

  河南商报讯(记者郑超文/图)11月24日,第十届“茅奖”获得者李洱携《应物兄》做客郑州松社书店,畅谈创作故事以及得奖后的心路历程。面对读者参差不一的评价,李洱坦言:“任何批评我都可以接受,期待着更多的空间被打开。”

  提着行李来到郑州,李洱一见到大家,便立马鞠了一躬,“见到老乡了!”

  今年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揭晓了五部获奖作品,李洱的《应物兄》榜上有名。李洱出生于河南济源,在河南工作过多年,如今再返故土格外亲切。

  在《应物兄》中,李洱借鉴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记叙了形形色色的当代人,围绕着主人公应物兄的生活,展现30多年来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精神轨迹。

  从2005年开始,到2018年底完结,李洱写了整整13年,还写坏了三台电脑。时间跨度如此之久,是否与最初的写作意图相符?

  李洱称,“这本小说是我写《花腔》时产生的念头,写了13年,经过很多修改,就像一个建筑,从地基到装修都有改变,但大的架构没有改变。我就是想体现一个知识分子的想法、意念、感慨、重生,如何与世界、与自己打交道,如何与自我进行争论。”

  比起写作野心,他最大的感受是“写作难度”。13年间,李洱经历了自己车祸、孩子出生、母亲病故等事件,个人生活、心境也发生很大改变,着手此部小说时自己尚为30多岁的年轻人,写完已年过五旬、两鬓斑白。

  《应物兄》聚焦知识分子,如何理解这一写作视角?

  李洱表示,“知识分子就像蜗牛一样,有着最敏锐的触角。知识分子的视角如同社会变化的晴雨表,读者可以通过知识分子的命运变化,感受到中国社会的变化。”

  李洱试图打开隐蔽的角落,展现生命和心灵的褶皱。他以李安的电影《双子杀手》为例,表示他的写作和李安拍120帧的电影一样,想无限地接近现实,让生活细节呈颗粒状展现在大家眼前,包含着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质感。

  然而,这种语言风格,也让有些读者直言“很难读下去”,对此李洱怎么看?

  “我也不太清楚,是不是现在大家的生活节奏太快?有些读者可能习惯阅读急于展示生活戏剧性的小说,没有耐心读完《应物兄》。”李洱表示,每个人对语言的理解不一样,他在写作语言上下了很大功夫,用了充满多维情感的交织的语言,充满对话关系的语言,看似写实,实际上包含了很多的文化信息。

  “小说不应该再单纯去表达一个传奇性故事,而是应该传达得更多。”李洱说,只有被读者阅读,一本书才算最终完成,才能打开一个又一个对话空间。面对读者参差不一的评价,李洱大方回应:“任何批评我都可以接受,我期待着更多的对话空间被打开。”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