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 王绿扬
12月3日清晨,天还没亮,焦作市脱贫攻坚办公室副主任李艳芬的手机就开始响个不停。
“今天到武陟县詹店镇冯庄村。”“收到。”在微信中回复后,李艳芬向记者解释:“今天要和省里的扶贫项目绩效考核组一起检查基层扶贫项目情况。现在去哪个村考核都是早上临时通知,只有这样才能看到村里的真实情况。”
扒拉几口早饭,李艳芬和考核组成员启程前往冯庄村。
冯庄村是个贫困村,集体经济长期薄弱,全村195户98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4户144人。经过几年的发展,2017年年底,冯庄村实现了整村脱贫。
进村后,李艳芬和考核组成员首先查阅了冯庄村的10个扶贫项目资料,随后分成3组进行实地查看,她自己则拿着“村组道路建设”扶贫项目清单出发了。
迎着朝阳,李艳芬缓步走在村里刚刚竣工的5米宽的水泥路上,不时蹲下身来查看路面。这样的乡间小路,她已经走了31年。“原来村里都是土路,现在都修成水泥路了。”她一边走,一边向村党支部书记询问村组道路的项目招标、公示、建设情况。
路过一座农家小院门口时,大门上“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示范户”的牌子令李艳芬眼前一亮。这块牌子,凝聚着她在焦作推广农村沼气建设多年的心血和汗水。
1988年,李艳芬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焦作市农业局工作,成为一名农技服务人员。2003年,刚刚担任农村能源环保站站长的她接到一项重要任务:每年建设2万户户用沼气池,解决农村能源紧缺问题。
然而,绝大多数农民对沼气知识知之甚少,推广沼气频频受阻。李艳芬深入农家,每到一户,她都会给村民“算账”:平均每立方米沼气比烧天然气要便宜1块钱,一家农户每月烧菜做饭就能节省几十块钱,“这是咱老百姓看得见的实惠”。
同时,沼渣沼液还可作为有机肥用于无公害蔬菜种植,既节省了成本,又美化了环境。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如今,焦作市13.7万座沼气池年产沼气5400万立方米,每年可增收节支近3亿元。
“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李艳芬说这是自己最大的优点。今年7月,她转任焦作市扶贫办副主任。“我虽然是扶贫战线上的一名‘新兵’,但决不当‘新手’。”她用了一周的时间,详细了解焦作市2018年的700多个扶贫项目,琢磨各项扶贫政策。
脱贫攻坚战已经到了攻城拔寨的时刻,留下的都是硬骨头。走村串户、调研摸底、解决疑难问题……上任4个月来,李艳芬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就连8月份儿子结婚前一天,她都在村里忙碌着。
采访结束,与记者匆匆道别后,李艳芬又赶往下一个考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