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情的“吹哨人”,观众怎么看?

2019年12月07日08:46

来源:大河网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王峰

  由汤唯、雷佳音主演的电影《吹哨人》于12月6日正式上映,经历过中秋撤档后,《吹哨人》选择的这个档期并不算理想。同天上映的《南方车站的聚会》就是它最大的对手,此外还有《勇敢者游戏2》《星际探索》这种巨无霸式的好莱坞大片,所以留给《吹哨人》的空间并不多。首日不到千万的票房也预示着它虽然和《我不是药神》一样,同属揭露社会弊端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却注定不能如“药神”那般用票房点燃口碑。

  “吹哨人”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对中国观众来讲,可能更熟悉它的另一种叫法——举报人,是指在企业或社会组织存在重大问题、严重威胁公众利益时,不惜面临巨大危险勇敢举报揭露的人。今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建立‘吹哨人’、内部举报人等制度,对举报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隐患的有功人员予以重奖和严格保护”。电影《吹哨人》之所以要从9月12日的原定档期撤档,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要等待国家的法规制度实施,相比之下,票房意义倒不是那么重要了。

  影片中,雷佳音和汤唯饰演的角色原本是男女朋友的关系,多年后再次相见已成生意场上的伙伴,却因一次意外卷入险境,随之迎来一场亡命追击,背后是一桩事关一座城市安危的悬疑故事。为了保护数百万人的生命,雷佳音最终选择守护正义,挺身而出做了“吹哨人”。作为薛晓路“海外叙事”的第三部电影,《吹哨人》无论是在制作规模还是叙事格局上都进行了一次升级。撞车、追逃、跳楼、跳轨等好莱坞类型电影中常见的元素比比皆是,汤唯更在片中首次完成了高难度动作戏的拍摄挑战。

  但《吹哨人》并不是单纯的动作片,而是糅合了犯罪、悬疑、爱情、追击等各种元素的类型片。这种电影在国内并不常见,却是好莱坞电影的常客,比如《国家公敌》《空军一号》等经典类型片。它们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无论是故事情节、深度还是人物关系都处理得很好。在《吹哨人》中也可以看到薛晓路的努力,然而细品之下,很多地方又有待完善。比如普通的公司职员突然开启无敌模式,在全球逃避追杀,主角那帮普通朋友最后也突然仿佛特工附体,在戒备森严的市政厅大展身手,最终成功揭露公司恶行。这些都是经不起推敲的,然而从叙事角度出发的话,又都是可以忽略的。

  重要的是,《吹哨人》的主题是让一个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去完成一件善举,这是否会让中国观众感到信服?雷佳音饰演的马珂是有妇之夫,却上来就和汤唯饰演的周雯偷情。周雯后来被追杀,声泪俱下地控诉自己老公,从而推动故事主线情节的发展。但从观众的视角来看,她也给老公戴了“绿帽子”。所以,两个道德上有瑕疵的人,特别是马珂这样被大众舆论宣判“死刑”的人,人们如何信任他?薛晓路的创作出发点固然是从人性出发,但观众如何信服?特别是最后,齐溪饰演的妻子不但原谅了马珂,还为他们帮忙,最终不离不弃。这在传统的中国观众看来,是违和的,从这一点来讲,也是对观众传统观影思维的挑战。

  然而,《吹哨人》的面世预示着国产类型片的无限可能性,以及通过电影这种大众艺术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它的探索意义大于票房意义,对于长远来讲,这就够了。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