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兰溪父老赴沪 深情送别国画大师方增先最后一程

2019年12月10日15: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金华12月10日电(记者 奚金燕 陈志恒 伍惠民 叶环环)10日记者获悉,当代中国人物画艺术巨匠、新浙派人物画领军者、兰溪籍著名画家方增先先生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方增先家人亲属,兰溪市领导、方增先生前单位代表、老家横溪西塘下村民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界代表,前去送先生最后一程。

方增先为家乡题的字,浓缩了浓浓乡愁 兰溪宣传部提供

  方增先,出生于1931年7月,是浙江兰溪西塘下人。20世纪后半叶现实主义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有《粒粒皆辛苦》《说红书》《孔乙己》等。12月3日晚,方增先先生因病在上海过世,享年88岁。

  告别仪式现场庄严肃穆。厅堂正中间悬挂着兰溪市委、市政府敬献的黑底白字横幅,上写“沉痛悼念人民艺术家方增先先生”。方增先先生的遗体安卧在洁白的菊花丛中。

方增先画作 兰溪宣传部提供

  兰溪市委书记陈峰齐致悼词。陈峰齐深情回顾了方增先先生和家乡兰溪的点点滴滴。他说,在兰溪,方增先先生开启了从大山深处一步步走向全国、迈向世界的艺术征程。走过千山万水,赤子之心永恒,“魂牵梦绕西塘下”始终是方老不变的初心,他生前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家乡人去看望他,听乡音、解乡愁,聊西塘下村的变化,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至始至终都在用心守望家乡、用情牵挂故里。

  如其所言,方增先在其自述《从山坳坳里来》中提到:“少年时对《芥子园画谱》《点石斋画报》的接触,点燃了早期对中国画的兴趣,虽无老师指点,倒是从此喜欢上了中国画。”后来的诸多作品,灵感就出自家乡兰溪。

  方增先创作于1955年的代表作之一《粒粒皆辛苦》,就是源自老家农村生活的回忆:当时国家提倡节约粮食,老家人吃饭时掉到地上的一粒米都要捡起来吃掉。经过构思,方增先从爱惜的角度创作出老者拾穗的巨作,亦是对农村生活的朴素描写,也是对当时中国亿万农民最真实的写照。其2002年创作的《家乡板凳龙》,更是用积墨法画出了儿时欢乐的板凳龙。

方增先生前题字:兰溪方增先 家乡西塘下 兰溪宣传部提供

  这位从兰溪大山走出去的国画大师,也时刻不忘反哺家乡。1986年6月,他回家乡筹备了“兰溪籍书画家作品展”;1991年秋,他在芥子园探索求变革、图创新的艺术实践之路,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创作了60余幅精品佳作;2013年3月,为了更好地弘扬艺术,方增先亲笔授权将全国唯一的个人艺术馆、研究会设在了家乡兰溪;2017年11月,方增先亲自设计审定的方增先艺术研究会、方增先艺术馆在青湖之畔落成开馆,陈军等一大批兰溪籍书画艺术家,也在先生的引领下成长成才,具有兰江流域特色的画派风格已初具雏形。

  无论是出于叶落归根的老来乡愁,还是对于纯真无邪的童年追忆,方增先始终心系家乡、牵挂故里,为繁荣家乡的文化艺术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

  “兰溪人民为有这样一位杰出乡贤感到无比自豪、无比骄傲!”陈峰齐说,方增先先生德艺双馨、真诚朴实的人格魅力与大家风范,将永远刻印在我们心中。家乡人民一定传承弘扬先生的笔墨精神,致力于将兰溪打造成为中国画创作的新高地,为繁荣文化事业、推动文化振兴持续努力、不断奋斗。

  中国文联副主席、方增先学生冯远在告别仪式上说,方先生出身农家,关注现实生活,情系广大农民,他的艺术精于写实、长于写意,造型严谨,笔墨触心,他践行了现实主义艺术精神的创作道路,作品情感真挚、艺术精湛、技术精良,体现了时代风采、中国风格、中国形象、中国精神。

  方增先先生儿子方子虹代表家属致辞,他向参加告别仪式亲朋好友表示感谢,并表示将传承父亲遗志和书画艺术,为文化事业不懈努力。

  随后,与会人员向方增先遗体遗像三鞠躬,瞻仰先生遗容并献花。(完)

  

编辑:魏蔚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