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老区看老乡 | 看民权,黄河故道扬清波

2020年01月02日07:31

来源:河南日报

  编者按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切牵挂着老区人民。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首先来到大别山区的新县、光山县,缅怀革命先烈,告慰革命英灵,考察老区人民生产生活。他强调,吃水不忘掘井人,我们绝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绝不能忘记老区人民,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岁首年初、佳节临近之际,本报派出记者走老区、看老乡,说发展、谈今昔,推出“走老区看老乡”系列报道,以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画卷中,老区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文化弘扬、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变迁与成就。

  老区名片

  位于豫东平原的民权县,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涌现出郑培臣、杨朝起等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

  1938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民权县双塔镇秣坡村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革命火种在民权渐成燎原之势。在秣坡村党支部成立十年后,1948年10月,民权解放。

  岁月流逝,抹不去革命烈士浴血沙场的故事;时代变迁,挡不住老区人民坚持生态立县、生态惠民的决心。近年来,民权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提出以黄河故道为主线、以申甘林带为核心的黄河故道生态走廊建设规划,让老区人民尽享生态发展带来的红利。

  □本报记者王平孔学姣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刘梦珂

  2019年12月25日,走进黄河故道南岸的民权县孙六镇任庄村,一幅恬静悠然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干净整洁、独具特色的豫东传统民居与白墙红瓦、错落有致的现代二层小楼相映成趣,平和而宁静。

  穿过槐树林、柿树林,就看到了刚修复的柳河战役指挥部旧址。1947年12月,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在这里指挥部署,胜利完成了包围柳河镇、破击陇海路柳河段的战斗任务,切断了国民党军在中原的交通要道。

  岁月匆匆流逝,展示墙上那一张张老照片却永久定格了下来,见证着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老区人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的抗争,也见证着新时代任庄村从贫困村向文旅精品村的蝶变。

  与此相距不远的绿洲街道办事处,也有个任庄村。那里小桥流水、丝竹悠扬,竹林园、天鹅湖等一批生态景点让人恍若来到了江南水乡。一半是水,一半是树,村子里的房屋反而成了点缀。

  “谁都想让自己的村子更美,两个任庄的百姓不比吃穿比种树,硬是把宅院变成了树园、果园,村子变成了花园。”孙六镇任庄村党支部书记任旺林说。

  两个任庄,一个树绿,一个水美,如两颗明珠在黄河故道上交相辉映。

  同处黄河故道的其余村庄也不甘落后。不少村镇“远看像林场,走近是村庄”。如今民权的森林覆盖率超过35%,有河南塞罕坝之称的申甘林带横贯东西,鲲鹏湖、秋水湖、龙泽湖成为商丘地区的主要水源。

  “好环境是一代代民权人用汗水乃至生命换来的。”民权县林业局原副局长陈恩亮于上世纪80年代初投身林业,说起当年的场景仍唏嘘不已。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权县的森林覆盖率仅有2%。茫茫黄沙在黄河故道上肆虐,老百姓受尽了风沙旱涝之苦。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陈恩亮的前辈就对防沙治沙、造林绿化展开了艰苦的探索,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基本消除了风沙危害。

  “沙土地要防风固沙,黏土地要建农田林网,黄河故道背河洼地要盐碱改良,树多了,生态环境也好了。”一干就是几十年的陈恩亮皮肤黝黑,他笑称这是林业人特有的标志。

  黄河改道给民权留下了大片沙荒地,庄稼种不活,但葡萄却长得旺,“葡萄之乡”享誉全国。目前全县的葡萄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防风固沙的同时也成了农民的“摇钱树”。

  “我们公司有500亩有机葡萄基地,订单多时,还要大量收购村民的葡萄。”民权县冷谷红葡萄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助理崔娜说。冷谷红葡萄酒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远销浙江、福建等地。

  守住了绿水青山,人民才能收获金山银山。

  沿着黄河故道继续行驶,风渐紧,豆大的雨滴说落就落,砸在低矮的大棚上。

  4年前,孙六镇刘六口村村民张昌红回村创业,一口气承包了66个蔬菜大棚,一个棚一年能收入1万多元,还带动了十几户村民稳定脱贫。

  “咱这儿水土好,种出来的菜品质也好,上海、南京那边的客户开着车过来收,不愁卖。”张昌红掀开大棚门口的塑料布,一棚绿油油的菜煞是喜人。

  据统计,民权县的林业总产值已超14亿元,曾经的“包袱”变成了“财富”,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融合。

  钻出蔬菜大棚,在民权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内,迎面遇上了几个拿着“长枪短炮”的人。陈恩亮笑着说:“又是来拍青头潜鸭的。”

  目前青头潜鸭在全球仅有1000只左右,而这里就有150余只。远处的水面上,一群青头潜鸭或嬉戏其中,或展翅低飞,怡然自得……

  (李昊对本文亦有贡献)

  【记者手记】

  历史上民权因黄河而兴,民权不少乡镇、村庄的取名都与黄河有关。浩瀚奔腾的黄河一路向北,改经山东入海后,留给这里的却是风沙肆虐、盐碱遍地的黄河故道。

  民权有16个乡镇的人生活在黄河故道沿线。今非昔比,如今的黄河故道已成为一条生态走廊、致富走廊。以两个任庄为代表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多,家庭农场、特色种植快速发展。

  以生态为发展的基底,民权人植绿、爱绿、护绿,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提高到35%。老区人民的生活也正如年年增加的新绿,年年都有新改善。


编辑:魏蔚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