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倾听黄河之畔的澎湃之心

2020年01月24日23:14

来源:河南日报

  □薛世君

  除夕之夜,黄河之滨,一场丰盛的“精神年夜饭”倾情呈现。郎朗率团队奏响名曲《黄河》,杨洪基等中国八大美声歌唱家唱响《黄河颂》,李宇春献唱脱贫攻坚主题歌曲……恰是此地,恰在此时,恰得其意,央视春晚郑州分会场的精彩节目,在巍峨的炎黄二帝塑像见证下,倾诉着对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深沉情愫。

  从《我的中国心》以“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的铿锵旋律唱出魂牵梦绕的家国情怀,到《龙的传人》以“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的深情歌词展现民族自豪感,从特别节目《看看我们的母亲河》呈现黄河水样的全貌,到磅礴激越的《黄河颂》表现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黄河主题”一直是央视春晚的“常客”,“黄河主题”“黄河元素”,也总能在阖家团圆的除夕之夜,唤起中华儿女、全球华人深切的家国认同和文化共情。

  黄河的长度是有限的,黄河在民族心理上的重量却是无限的。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南视察工作,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确定为国家战略,强调“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新年伊始,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上,再次发出“大力弘扬黄河文化”的号召。从总书记浓厚的“黄河情结”,到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期间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欢聚在黄河岸边,再到今年央视春晚将分会场设在黄河中下游分界点的郑州,有一种深意一脉相承,那就是彰显母亲河的伟大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向心力,振奋民族精神,塑造文化自信。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对于华夏儿女来说,黄河不仅是一条地理的河,还是一条文化的河、精神的河。从民族危亡之际的一曲《黄河大合唱》燃起了救亡图存的斗志,到改革开放之初的一曲《我的中国心》激发了海外游子心系中华大地、报效乡梓的热情,再到歌曲《龙拳》开启了年轻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究之心,黄河作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象征和精神图腾,时刻牵动着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的心,每当中华民族的关键历史节点,黄河也总能为我们注入澎湃的力量。

  天地之中,文化之心。中原文化在黄河文化中处于中心地位,是黄河文化的基本支撑和集中体现。中原大地创造的每一项奇迹、绽放的每一个精彩,也都浸透着黄河文化的滋养。中原儿女对黄河的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格外强烈,对黄河文化力量的感受格外深切。央视春晚凸显“黄河主题”,并将分会场设在郑州,是对中华民族文化本源的自觉回归,是对历久弥新文化传统的由衷致敬,也是对中原大地在“黄河故事”中重要角色地位的充分肯定。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雄浑的“黄河大合唱”,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再次响起,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再次响起,必将激发我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勇气,“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阔气势。聆听一往无前的黄河的涛声,强化同根同源的民族认同,汲取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锻造百折不挠的刚健风骨,秉持革故鼎新的开拓意识,珍视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涵养兼收并蓄的包容胸襟,把丰厚的文化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宝贵的精神财富持续弘扬起来,1亿中原儿女的巨大潜能就会不断激发出来,汇成奋勇争先、共谋出彩的时代洪流,在母亲河畔书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欢聚,是为了更好的出发;致敬,是为了更高的超越。就让新时代更加雄浑的黄河乐章,在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中响起,在黄河生态保护的坚定步伐中响起,在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响起,在中原大地迈向美好明天的壮丽征程中响起!

编辑:高博文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