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河南丨从“高产”到“优质” 农业大省河南的春耕新图景

2020年03月07日17:31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郑州3月7日电 题:从“高产”到“优质” 农业大省河南的春耕新图景

新华社记者孙清清

惊蛰过,仲春到。沃野千里的中原大地上8550万亩冬小麦返青吐绿,生机盎然。疫情之下,农民一边防疫,一边按时抓好春管春耕。令人欣喜的是部分地区小麦还长在田里,但是一幅一二三产融合、“粮头食尾”的新图景已经绘就。

在“中原粮仓”河南省驻马店市的遂平县优质小麦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集中连片的冬小麦一望无际。“飞手”杜双操作两台无人机,给遂平县绿野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麦田打药。在手持终端上,杜双输入地块信息后,点击植保作业APP,无人机按照设定航线,自动喷洒农药。

一旁的绿野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姚新领两眼盯着无人机。在切身感受到科技赋能农业生产的同时,他更高兴的是合作社1000亩优质专用小麦早早有了买家。

“合作社流转的2600亩耕地全部种了小麦,其中优质专用小麦有1800亩。”姚新领说,合作社的1000亩优质专用小麦还长在田里,已经与克明面业股份有限公司签了订单,未来由企业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

克明面业股份有限公司种植中心经理葛胜修介绍,公司采取“公司+种植户+政府”模式进行小麦订单种植,在驻马店市的小麦订单面积从2017年的3550亩增至去年的5.5万亩,3年增加了15倍,而今年计划发展小麦订单面积10万亩。

“小麦专种、专收、专储、专用才更有效益和竞争力。”葛胜修说,公司现有的4个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对应的面粉、挂面等品类多达数百个,线上、线下销售,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长期以来,农业“大而不强”“粮仓不优”一直是河南省夏粮生产的短板。近年来,河南省以“粮头食尾”推进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从“高产”到“优质”,是河南小麦种植结构调整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河南不断优化粮食生产结构,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由2016年的600万亩发展到今年的1350万亩。去年,河南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的订单率高达90%。

在河南省新蔡县麦佳食品有限公司,小麦精深加工成20多种专用面粉,后续产出馒头、面条、速冻水饺、烧麦等80多个品种的食品,其中馒头根据花色、口感等的不同就有10多个品种,成品通过冷链运输进入省内外60多家零售企业进行销售。

“我们企业就建在县城边的农田旁,临近小麦主产区,上游与农民合作发展了万亩优质小麦基地,下游凭借企业的加工和零售业务,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粮头食尾’让消费端与生产端紧密对接。”麦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良说。

今年,河南省进一步调优小麦种植结构,全省小麦长势良好,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年。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保仓介绍,今年河南全省小麦种植面积达8550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目前全省小麦长势良好,其中一二类苗比例达87.2%,比上年增加1.8%,比常年增加4.1%。


编辑:梁倩文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