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滨:一家三代五口的战“疫”情怀

2020年03月26日10:35

来源:大河报·大河客户端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鑫 通讯员 李建平 李鹏 林强

  如果不是他桌子上堆积的“外出务工人员体温登记表”,66岁的马治学看不出与平时有什么区别,标准的“国”字脸型虽然有口罩遮挡,仍显得棱角分明,一双浓眉大眼盯着我们:“真的没有啥值得表扬的。”

  3月23日,他对自己一家三代五口人参与抗“疫”的事迹轻描淡写,好在有信阳市务工服务办公室派驻的第一书记宋强、淮滨县电业局扶贫帮扶队刘宝、村支书丁一的配合,我们才如同“挤牙膏”一般,完成这次采访之旅。

  “服从是军人的天职”

  闲谈中,我们得知马治学是1973年入伍的老兵,话题从军人的责任聊起,引起他极大的兴趣。

  曾任武汉军区防化团班长的他,在部队生活了8年,期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退伍回到原籍河南省淮滨县张里乡朱前楼村后,仍担任赤脚医生,成天背着药箱,走东家窜西家。对于哪家有几个孩子、几亩地,甚至喂有几只鸡,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不能让乡亲们受病疼的折磨!”这句长辈嘱托晚辈的话,宛如千斤巨石一般压在马治学的心底,也成为他今生今世的责任担当。

  据马治学回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他刚中学毕业,担任村支书的马向清--一位自家的远房叔叔把他叫了去学医。

  “为什么非是我去?”马治学有些倔强,更是有些不理解。

  “你去挨家挨户看看吧!”马治学真的到村里走一走、看一看:泥泞的道路深一脚、浅一脚,一些得了脑膜炎、疟疾,还有麻疹的病人坐在独轮车上往4公里以外的公社(乡镇)卫生院赶,痛苦、绝望的表情一下子撕裂了他的心。

  从县、公社受过简单培训,马治学无声无息背起“红十”药箱。

  经历是一个人终身受用的财富,也是一个人不断校正人生航标的准绳。马治学运用部队学到的知识和军人行为规范,把乡村医生的职责付诸于实践。

  他说:“双脚一并,挺胸收腹,标准的军礼是山一般的承诺。”

  当大年三十,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到来的时候:“切断源头、分离阻隔、逐个排查、消毒消杀”是他向村“两委”提供的防疫方略。

  仿佛冲锋号声响在耳畔,军人、村医、党性三责于一身,马治学白衣披甲、凛然上阵。

  50多天的阴霾终于拨云见日,全村500多名65岁以上的老人健康体检、600多名慢性病人的普查和数以百计外出务工人员的体温登记,仍忙得他电话不停。

  “明天俺到鹤壁市去领孙子了,今天是专程来道谢的。”65岁的马荣银戴着口罩,一进村卫生室就向马治学致意,乡里乡亲的,没有太多的言语,只是两人对视着一下,彼此双方努力地眨着眨眼,生怕泪珠一不留神就跳出眼眶来。

  “只想把父亲的担子分轻些”

  知父莫如女。今年41岁的马莉萍是马治学唯一的女儿,1998年从郑州白求恩医学院毕业之后,曾就职于张里乡卫生院,因婚姻纠葛,辞职后边进修边打工。春节阖家团圆时,她见父亲忙得归不了家,就主动向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亮出自己的执业证并递交入党参战申请。

  脱我旧时裳,着我战时袍

  一袭白装,绿帽装束的马莉萍,疲倦的眼神中有种“木兰从军”的镇定。

  驻村第一书记宋强感叹地说:“柔情似水的女子,转眼间成为无畏的战士,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中立下首功。”

  腊月二十八、九,村里从武汉返乡回来的共有10户16人,其中梁令军一家6口在武汉市蔡甸区长期从事蔬菜超市,是疫情重灾区“三包一保”的重点对象。

  隔离期间的人员生活、垃圾处理、体温测量、消毒消杀等等,一枝一叶都要体现着关怀仁爱、谨慎之心。

  “我多少有这方面的知识。”

  马莉萍每天准时用电瓶车驮着50多斤重的消毒器去消杀、测量体温,把 村里统一购买的食品及生活用品送到他们家门口,

  长期的隔离,又让这些人员滋生烦躁、焦虑、恐惧、厌世的极端心理。马莉萍连夜收集疫情防控的有关知识以及中央各大媒体发布的权威政策信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对战“疫”的最新指示、布署,帮助这些乡亲理性对待隔离,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

  “闺女,辛苦你啦!”

  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公里的朱前楼村 户、 人,把马莉萍真正地当作了亲人,一听她那电瓶车的喇叭,老远地隔着门窗,送去真诚的问候。

  月 日,在战疫的最关键期,马莉萍通过以往的业务渠道,用自己的打工收入,购买50只N95口罩和3件手术隔离衣捐献给乡卫生院。

  “这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你咋不自己留着?”乡卫生院院长 ,嘴唇抖动。

  “能把救治的几率扩大,比什么都重要。”始终不善言辞的马莉萍想到是更多更多的人。

  “你给我往后面去!”

  一个“党员志愿者”的红袖标,承载着记忆、故事和党员的使命,让宋强心潮起伏。

  大年三十,从浙江萧山建筑工地打工归家的马涛,是马治学的长子,2014年入党的他,见父亲、妹妹都投身到了一线,觉得堂堂七尺男儿绝不能退缩。

  “我是党员!”

  他向村“两委”请求,日夜坚守在与新蔡县交界的老竹园卡点。

  妹妹身小力弱,好几次他命令妹妹站在他的身后,兄妹相争的场面,让白袍、党徽在疫情恐怖的乡村令人心安。

  没有人组织、也没有人发动。 月 日,疫情得到遏制后的第一批复工复产,马涛和村内 名志愿者党员乘上“直通车”的那一刻,父老乡亲们挥手送着他们的心中英雄,周围哭声一片。

  民族的伟力来自于千锤百炼,乡愁、乡音、乡情的涵养,源于人间爱的。2016年刚刚脱贫的朱前楼村,“两场战疫都要打赢”的希望绚丽如织临时的牵挂,终将要服从于未来发展的疆场。

  “不能撇下我!”

  噼里啪啦的键盘声,“滴滴”的手机短信、微信提醒声,声声催促着22岁的马乐乐快马加鞭。

  在与时间赛跑中,他来不及、也无心去梳理自己刘海般的发型。

  这个标准的“90”后,是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17级的学生,也是马治学唯一的孙子。

  “爷爷,让我去吧?!”

  稚气未消、喜欢打扮自己的马乐乐,听爷爷对奶奶说村里无纸化办公没人,上面的防疫措施等难以下达到基层的对话时,放下手中的游戏机,央求着爷爷。

  马治学面呈难色,沉思者,倒是他的妻子、与他同岁人的梁令芳果断刚毅:“听说乐乐去年就写了入党申请书,是骡是马也该让孩子出去遛一遛。”

  “好吧!”马治学一咬牙,带上乐乐转身要走,梁令芳从后跟着叫:“那也不能撇下我!”

  大年初一,马乐乐既是村部的通信号、网管员、打字员、公交接收员,又是值班员。

  上面千条线,他的“一根针”,把指挥调度、政策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分工、疫情上报等“串”得珠联璧合。

  月 日,他在递交给村支书的入党申请书写道:“青年是时代的风骨,在检视时代的时候,一定会有她独特的性格。”

  这种性格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从马乐乐奶奶梁令芳的身上,我们似乎窥出一点头绪,这位在村里曾担任过妇女主任的“半边天”,因患有冠心病、高血压不能负重前行,但她仍不肯闲着,她用她的手机,给村里中的老姐妹们建了一群,把自己所了解的疫情防控知识在群里加以宣传。

  她对丈夫说:“我一个人拉扯着10亩地,春种秋割,是村中的老少爷们帮衬着,大伙儿都知道,你安着心脏支架还去为他们做检查,这个时候,咱有啥说啥、能帮则帮,起码对得起同村一场。”

  对得起同村一场,底线意识和责任意识浑然一体,心贴心、手拉手,涓涓细流终汇江海。这就是情怀、这就是智慧、这就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

编辑:梁倩文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