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归来记者说③ | 到战“疫”一线现场 触摸新闻现场的真情实感

2020年04月19日10:22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李凤虎是河南日报党群政法采访部记者,是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随队记者,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第二批派往湖北武汉报道组成员,负责武汉前线河南新闻媒体记者的报道统筹工作,主要采访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援鄂医护人员在武汉市青山区方舱医院的工作情况。

  今年3月份,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关于对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的省直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进行第三批表扬的通报中,李凤虎作为表现突出的共产党员受到通报表扬。

  到战“疫”一线现场 触摸新闻现场的真情实感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2月9日至3月19日,我跟随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奔赴武汉抗疫第一线,随队采访,昼夜奋战40天。

  这次赴武汉一线采访,不仅是我新闻职业生涯中的一次特殊采访,更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次特殊历练。

  “想当一名好记者,只有深入采访一线现场,用心用情采写新闻,才能触摸到新闻现场的真实性,才能抓到鲜活的新闻。”这是我在武汉抗疫一线采访的最大感受。

  武汉采访第一课:做好防护

  在武汉战“疫”40天,我经历过从不安、焦虑、手足无措,到适应、有序、一切向好。

  2月9日正月十六,将近中午1点,我在家里正在吃饭,接到通知当天下午前往武汉一线的紧急电话。顾不上吃饭,我赶紧准备行李,带着家里仅有的6个N95口罩出了门。

  满眼流泪的妻子没敢下楼送我,12岁的儿子帮我拿着行李,送到楼下。“爸,记着给我每天打电话!”在楼道口,儿子和我紧紧拥抱在一起。“保护好自己,记着也给我打电话!”楼道里传来妻子的喊声。走到小区门口,我再次回头,儿子还在原地站着,向我挥着手。这时,我的泪水悄然而出。

  下午2点30分,参加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征宣誓大会后,紧接着,我赶往正在新郑国际机场。晚上7点30分,我随同医疗队乘坐包机到达武汉天河机场。抵达驻地酒店,安顿好一切,已是凌晨1点,就这样,我便开始了在武汉的采访和生活。

  来到武汉的第一课:“做好防护,保护好自身安全。”这已经不是我个人的问题,而是要放到保证整个报道顺利进行的高度来看待。

  报社领导和同事纷纷给我打来电话里,我知道,这种叮嘱不仅仅是领导、同事的关心和呵护,背后还有更深的含义。

  第二天,我没有急切投入采访中,而是向医护人员请教如何加强自我防护,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学会了对房间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功能专区,学会了“七步洗手法”,学会了如何穿脱防护服、戴护目镜、戴医用胶用手套。

  经过反复训练,我熟悉和掌握了加强自身防护的流程,大大增强了我战胜采访中未知安全风险的信心,也为我后来实地探访方舱医院、零距离接触新冠肺炎患者奠定了坚实基础。

  刚来武汉的时候,街道上空荡荡的,鲜见车辆和行人,武汉的白天与夜晚一样安静,不见往日的繁华与喧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我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莫名的焦虑。

  在武汉采访期间,我的心情就像武汉的天气,时雨时雪、时阴时晴,不断起伏。“只要防护到位,没有啥可怕的,既然上了战场,就不能后退!”每天我给自己加油鼓劲,我焦虑不安的心慢慢平稳了,不再胡思乱想,全身心投入采访中。

  到武汉的第二天,因采访存在潜在未知风险,为了方便穿防护服,我把自己的头发剃成了光头,因长发容易藏匿病毒,而且不好清洗。30年来我没有剃过光头,但为了便于开展采访工作,我不后悔作出这个剃光头决定。我的光头照也被报社领导发到微信工作群里,被大家点赞为2020年最帅发型。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作为一名党报记者和党员记者,疫情当前,党报记者应当冲在最前方,我将用胸膛铸起铁壁铜墙,哪怕生死抉择,我也要逆行出击,迎难而上,在疫情采访一线,我将争做出彩报业人。”我立下自己的武汉战“疫”誓言。

  在武汉采访期间,每天,我的全身衣物要多次喷洒酒精,双手要至少10次消杀,晚上要用高温热水洗澡半个小时。因为喷洒衣服消毒液频次过多,我带去的棉袄、裤子、内衣三套衣服全部报废,撤离武汉的时候,均作为医疗垃圾进行了处理。

  采访中流的眼泪足有10年总和

  作为一名文字记者,身处武汉抗疫最前线,我工作的核心就是努力记录河南援鄂医护人员的点滴故事,希望这些故事能够成为人们未来再次回忆这一段历史。

  河南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共300名,来自全省49家医院,是河南支援湖北医疗队人数最多的一支队伍。

  为了摸清300名医护人员信息情况,我从领队手中要了一份人员详细名单,按照名单信息,我和各个医院带队进行交流沟通,很快摸清了医护人员的个人情况,为采访和写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走访中,我了解到,来到武汉一线的河南医护人员,有的没有告诉丈夫或妻子,有的没有告诉父母,有的妻子正在孕期待产或刚刚生子,有的推迟婚礼,有的父母身患重病,有的自告奋勇称自己单身无牵挂,有的要继承父辈或长辈的志愿,有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有的是老将再次领兵出征。

  他们在家里是一群为父母、为儿女的普通人,更是一群践行着初心使命的白衣天使。据统计,河南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中,年龄最大的57岁,最小的22岁。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医护人员背着他们的家人,悄悄来到武汉,家人都不知道。省人民医院急诊ICU主任王龙安今年55岁,是医疗队的一员带队老将。我采访时无意间中了解到,王龙安来武汉,在郑州弟弟家居住的老母亲还不知道他来武汉一事。他“骗”老母亲,说现在其所住小区封闭,医院上班忙,还要隔离,出门不方便,“骗”了老母亲有一个多月。

  河南省儿童医院5名女护士也都是瞒着家人来到武汉,我在采访她们时,她们一致要求不让写名字和拍照片和视频;郑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毛治尉的母亲已83岁,他完成支援武汉任务,都没有告诉母亲;还有一些年轻的女医护人员,给孩子“撒谎”,称其去武汉打“病毒怪兽”……

  很多医护人员都是眼含热泪的讲述,听得我也跟着流泪。回到驻地房间,我满脑涌出的都是医护人员的感人事迹,写着稿子,我不时泪流满面。男儿有泪不轻弹,在武汉采访的一个月时间,我流下的眼泪积攒下来,有我10年流的眼泪总和。

  人只有到动情处,才会触动内心的真实情感。我采写的一批报道文章,如:《武汉:待我长发及腰,再来看你可好》、《方舱医院里的最美容颜》、《了不起!战“疫”一线的90后河南医护人员》、《谢谢河南医生》、《防护服下的你们,最美丽!》等文章,河南医护人员读完后,再次被文章内容感动,纷纷在援鄂微信工作群里为我点赞。

  同时,我将一些重点新闻报道运用新媒体手段编辑、推送,联合河南日报新媒体部制作短视频30多个,大力唱响了主旋律,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武汉,看到人流泪是最常见的。见过太多的泪水,我能做的是不停地采访、不停地写稿。白天奔走在各种现场,晚上写新闻稿。我要用手中的笔,将医护人员在武汉抗疫第一线迎难而上、舍身忘我的感人故事书写出来,向全社会弘扬医护人员的“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家国情怀和“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英雄气概。

  在武汉战疫40天,让我难忘的是报社领导和同事们每天的问候祝福电话,难忘医护人员敲门给我送爱心防护物品,难忘一位护士把原本打给自己的免疫针却打给我,难忘武汉市剪纸传承人和医护人员为我创作的战疫剪纸和彩铅画,这些感动,让我一生难忘。

  用新闻敏感去挖掘新闻价值

  我所在的第五批医疗队主要负责对武汉市青山区方舱医院的新冠肺炎轻症患者进行收治。身处抗疫前线,采访报道面临不确定的未知安全风险,人很难不恐惧。

  作为一个记者,如何安全顺利进入方舱医院,在复杂困难的采访环境中捕捉到新闻,尤其是重大新闻,这就要靠记者的新闻敏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获得方舱医院里的第一手资料是最重要的前提工作,只要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才能明确报道的方向和主题,否则,盲目进入方舱医院,不仅冒着采访风险,还不能取得良好的采访效果。

  我通过多次走访医疗队领队、医护人员,很快获取方舱医院内部区域划分,以及医护人员分组情况、患者基本信息。我立即将搜集到相关素材进行归类,去粗取精,从中分析研判,找出最佳报道角度。

  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我不惧危险,按照事先拟采写的报道内容,走进新冠肺炎患者所住的方舱医院,采取消息、通讯、侧记、现场短新闻、记者手记等体裁,采写了《医护人员进方舱医院 ,穿脱防护服最关键》《方舱医院是啥模样?居住标配不亚于家里WIFI开放可上网听音乐》《方舱医院的“十二时辰”》《方舱医院里的生日会》《深夜里的方舱医院》《200只千纸鹤“飞进”方舱医院》《方舱医院医疗人员的最后一个夜班》等一批重磅新闻报道,多角度全面报道了河南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感人故事,在社会上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有300名医护人员,其中,“90后”有106人,占比三分之一。17年前,“非典”来临时,“90后”是孩童,大家保护着他们的安全;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袭来,“90后”站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他们冲锋在前。

  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邵青青1990年出生,从事医护工作10年。在武汉市青山区方舱医院,邵青青担任护理第四大组感控总负责人,负责第四大组医护人员穿脱防护服、消杀毒以及方舱医院内的护理工作。邵青青勇于吃苦、忘我工作,不惧危险、无私奉献,受到了医疗队领导、同事和患者的好评。她被称为患者口中的“邵小护”,队友眼中的“邵挑剔”,医院心中的“邵干将”。

  我先后采访邵青青至少10次,写稿花费了三天,撰写了一篇5000多字长篇人物通讯《奋斗的青春最靓丽》,作为“90后”医护人员典型,在河南日报一版重要位置刊发。同时,引发人民日报的关注,人民日报在“抗疫一线英雄谱”专栏对邵青青进行了专题报道。

  让我记忆最深的一个新闻报道是,在武汉市青山区方舱医院,15岁初三女孩欣欣(化名)每天坚持上网课学习这一篇新闻报道,我对这个事件进行了长达半个月的关注报道。

  有一次,我和医疗队医生高率斌聊天时,得知女孩欣欣在方舱医院这个特殊环境里仍然自强不息坚持学习,我凭着多年的采访经验和新闻敏感,当场认定这是一个励志故事。于是,我跟随医护人员深入方舱医院进行采访,采写了第一篇文章《上网课看书学习,方舱医院里的励志清流》,引发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得知女孩欣欣备战中考,学习压力大,需要进步提高学习能力,我的这篇报道刊发后,第一时间引起了河南省教育厅的关注。河南省教育厅与医疗队医生高率斌沟通后,决定由三位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担任辅导老师,辅导欣欣的语数英三科功课。十几天来,在几位河南老师的帮助下,欣欣心理压力得到大大缓解,学习劲头更加足了。

  根据事情进展情况,我又采写两篇有分量的文章:《跨越黄河和长江的隔空微信辅导》、《方舱医院15岁励志女孩出舱啦!“谢谢高医生,我给你敬个礼!”》,记下豫鄂两地携手并肩战“疫”的这段感人故事,受到了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和的充分肯定。

  3月9日上午8点半,武汉市青山区方舱医院正式休舱。休舱这个重大新闻是一定要重点报道好,我均做了精心准备。除此之外,但我敏感认为,应该也要重点采写一篇方舱医院的最后一个夜班。于是,我选择了3月9日凌晨2点至8点这个最后的工作班,从医护人员从驻地出发,进入方舱医院工作,到最后8点半治愈患者出舱,我和医护人员通过拍摄视频、图片、音频记录等方式,以多媒体方式,记录了休舱前的这一个重要时刻,刊发了《方舱医院的最后一个夜班》文章,并配发短视频新媒体手段,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想当一名好记者,必须具备十八般武艺,能采访,能写作,精通各种知识,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但在所有这些技能和素质之上,最重要也是最难掌握的就是新闻敏感。它要求记者大脑的“雷达”随时开着,随时过滤身边的一切事情,随时处于备战状态。

  在方舱医院采访时,需要身着三层防护装备,眼戴护目镜,因为我全身被包捂的太严实,经常呼吸困难,喘不上气,有时候我感觉憋得快发疯了。采访结束后,我的内层衣服也都湿透了,回到驻地酒店房间,时常头晕恶心呕吐。

  前来武汉抗疫一线采访报道,一些亲朋好友和新闻媒体同行问我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害怕过吗?”“看到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都不怕,我怕啥呢,抗疫战场不能缺少党报记者身影。”我告诉他们。

  病毒传染让不少人产生恐惧,但我不曾在采访工作当中退缩。“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好新闻不是坐在屋里能获得的,而是跑出来的。记者只有真正沉到一线现场,腿勤、手勤、脑子勤,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新闻题材可供采写。”我时时告诫自己。

  只有深入一线到现场,才能抓到鲜活的新闻。具有新闻敏感的记者,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合格记者,也才能写出出类拔萃的新闻稿件。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鉴别和判断的能力,也是记者能否写出好稿件的“试金石”。


编辑:梁倩文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