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疫情下的艺情 画廊没有门店交易是否已经跌至冰点?

2020年04月21日07:42

来源:大河网

  郑州唐人街有不少店都没有开业

  冷清的郑州唐人街

  冷清的郑州天下收藏画廊区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王珂文图

  疫情加剧了盘整中的艺术品市场的寒意,非刚需的艺术品交易探底再探底,不少画廊关店退市,商户渴求减免租金,市场一片肃杀。

  线下门店虽冷清,线上交易却没有停顿,朋友圈刷存在,小程序、APP等交易平台活跃度攀升。“现在是抄底时机,有买家一直在收东西。”一位画廊业主说。

  门店交易:无

  上周,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造访唐人街、天下收藏等郑州市区画廊集中的几处商业街区,开门营业的比前一阵子明显增加。店内、门廊也时有人影,但多是店主本人枯坐,或与二三好友喝茶聊天。

  “门店交易是无。”面对记者对生意的打探,天下收藏三楼逸轩美术馆馆长王祎如此干脆地答复。

  这段时间逐渐复工,市场内的画廊开门的有一半。春节后开市推迟,之后商户一直在跟市场交涉,希望减免部分租金,但没有得到任何想要的让步。“现在已经有一部分人发了转让的信息,不打算再续租了。”

  开工之后市场上一直没生意,房租还得照交,百十平方米的店面一年下来得七八万,门面大的一年十好几万,行情好的时候不显,没生意的时候,租金就不得不掂量了。有实力的画廊还可维持,而那些走低档货的,走一件利润也就几百块,店面费用相对而言就是一块相当大的支出,已经难以支撑,关店退市成了或早或晚的事。“春节后开市,有一批就没再续租。”

  唐人街曾经集中了百十家画廊,近几年行情进入下行周期以来,市场就一直在持续挤泡沫,疫情一来,又刷走一波店面,“现在只有十几家还在运营了”。韵古轩店主张宗海自打2014年唐人街开市就在这里扎营,年前刚刚从东头搬到了西头,“东边要开茶叶大卖场,清走了好多家画廊,有的转移到天下收藏了,有的就直接不干了”。行情不好,市场也在自救。

  线上交易活跃了

  门店虽然冷清,线上却活跃了许多。朋友圈里做生意的越来越多,原本低调矜持的也开始直接卖货了。

  “这几个月门店完全没有成交,没人来,除非特别喜欢的来转转,同行之间串串货。”张宗海说。不怎么玩朋友圈的他,春节在家窝着没事,捣腾箱底,随便拍两件东西发一下,马上就有人来问价。开封老名家于安澜的一幅书法作品,一万六出了手。家里挂了幅武慕姚的对子,晒了下宝,有朋友出到一万五,“不卖,自己留的”。

  王祎主要关注国内几位当代名家,分量重,价位可观,“成交不多,走一张就能顶一阵子”。这段时间朋友圈隔三岔五发一张,“问价的多,成交的少,价格不理想”。虽然达不到理想价位,有赚有赔,但总能回点现金。“都是小件精品,原本很多是不打算出的,但存货多,资金压力大,还要进货,还是得拿出来交流。”买主并非本地的,有北京、南京的,都是省外的。

  除了朋友圈、微拍堂这种单体或小体量的交易模式,机构也从线下转到了线上。

  拍卖是书画艺术品一个重要的出货渠道,现在时值春拍季,线下拍卖已经完全停滞,嘉德、匡时、西泠、荣宝……国内一线大拍卖公司也纷纷开启线上拍卖,开发小程序或APP,组织专场拍、主题拍。但整体体量跟线下拍仍无法比拟,拍品价位多在1万到20万之间。

  也有买家在抄底

  市场一片萧条,却是暗流涌动,对于有资金实力的买家或机构,正是抄底良机。

  “有人一直在收货,北京一个神秘买家最近光何家英作品买几百平尺了,也许不是一个人,是几个人兑钱、抄底。”本土一位卖家透露。

  生货、小件精品抢手,逆市上扬从未停歇,并且好交流好出手。

  “没有参与炒作的近现代作品,一批离世一二十年的老先生像沙孟海、高马得、林散之,都有人找,值得关注。”张宗海说,那些炒作出来的名头、炒过头的,都不好卖,甚至赔本也出不了手,画廊狂飙突进的山东青州沦为接盘侠,“好多降一半也出不了手”。

  而从整个市场交易活跃度来看,本土萎靡,北京、南京等地市场则表现活跃,线上跟实体店表现吻合。究其因,“河南没有一线大名家支撑市场,这是个巨大的限制,表现在市场上就是活跃度差很多。”业内人士这样分析。

  南京名家朱新建,市场表现抢眼。“南京一个朋友光在微拍堂做朱新建,一年走上千万的货,利润达到100万到150万。”近期就有南京买家来郑州收朱新建作品,“郑州就是中等艺术品交流城市,全国的东西能流通,但没有自己的东西能在全国流通”。

  “2020上半年基本上黄了。”但多位市场人士对市场远景仍表示乐观,“以后不会更差,艺术品的保值增值与投资属性越来越为公众认知,会受到大资金的关注。”但是“再别想暴利了,暴利那一帮人都淘汰了,买家也淘汰了,健康的市场会成长起来的”。


编辑:魏蔚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