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近年来,栾川县依托生态、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初步实现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由政府输血型向产业造血型跨越,由产业被动发展向利益主动推进跨越,由政府为主体向社会为主体的跨越,文化旅游快速发展。
栾川风光 来源:中国栾川网
坚持高标准规划
强化政策保障
栾川持续深化“生态立县、旅游富县、产业强县”三大战略,坚持领导分包、统筹指导、分类推进、联审联批,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支持文化旅游项目建设。高标准编制《全景栾川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栾川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及9个乡镇规划已投入使用。栾川县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助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同时,为鼓励文化旅游企业坚定信心、共度发展难关,栾川县2020年2月份出台了《关于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支持旅游企业发展十项措施》,明确2020年将拿出650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旅游品牌宣传、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项目,还推出金融优惠、税收减免、社会保险金缓缴、降低房租等政策,减轻企业负担,降低运营成本,渡过难关。
找准连接路径
用文化提升旅游品位
策划推出“奇境栾川”旅游品牌,突出“奇山秀水、养生福地、人文胜境”。栾川县抓住暑期旅游度假黄金时段,2017年、2018年连续举办两届旅游高速免费活动,借“凉机”做好旅游发展大文章。栾川县2018年高速免费活动创新性推出了景区轮流免费、农家宾馆半价、车辆加油打折等优惠政策,活动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57.4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4亿元,直接、间接带动13万人参与旅游经营服务。全县1100余家农家宾馆周一至周五入住率达到70%以上,周末入住率达到100%;重点监测的31个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50.76万人次,有15个村旅游收入超过100万元;文化惠民消费月活动参与人数达到81万人(次);抽样调查的70家经营有家庭宾馆的贫困户,户均收入达到1.62万元;以“栾川印象”为代表的区域农产品实现销售540万元,带动3000余户群众增收致富。
推出“新年”主题节会。以“滑雪寻俗泡温泉,跑马栾川迎新年”为主题,举办了奇境栾川元旦迎新马拉松赛事,打造“旅游+体育”节会品牌。推出“老家河南·栾川过年”活动,通过“璀璨山城”新春灯会、伏牛山滑雪节等文化活动,向广大游客和群众展现栾川的独特文化魅力。
打造文化旅游特色的“栾川文艺”精品。以重渡沟拓荒者马海明同志为原型,由河南豫剧院三团打造的豫剧现代戏《重渡沟》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
围绕供给侧改革主线
打造民宿、民俗、“非遗”等消费增长点
积极推动旅游接待,由传统农家乐提升为“精品民宿”。目前,栾川县精品民宿30家,总建筑面积约3.86万平方米,投资总额约1.8亿元,共有610余间客房,1163张床位,能容纳1800多人就餐。年平均出租率在60%以上,房价在380元-780元不等。其中2019年高速免费活动期间,平均出租率达到88%。
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截至目前,栾川公布了四批次101项县级非遗项目,其中省级非遗名录项目1项、市级6项,省级非遗传承基地2个,各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6名,其中市级13名。
打造覆盖全县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区域农旅品牌“栾川印象”。在郑州等地开设门店17家,开发非遗传统类、高山杂粮、食用菌6大系列81款产品,促进特色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2016年以来,新上农产品加工生产线23条,扩建发展扶贫基地27个,带动1751户贫困户实现增收,受益贫困群众5250人,仅栾川印象推出的“槲包”单品一年销售额达300多万元。在栾川发起的中原旅游商品博览会已连续举办6届,正逐步发展为中原地区较有影响力的旅游商品专业盛会。
夯实项目支撑
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
打造精品景区。栾川县成功开发了以道家文化为主的老君山景区,以地质科普文化为主的鸡冠洞景区,以森林养生文化为主的龙峪湾景区,以孝道文化为主的养子沟景区,以红色文化为主的抱犊寨景区,以体育文化为主的伏牛山滑雪度假乐园和以民间传说文化为主的重渡沟景区、天河大峡谷景区,实现了旅游观光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
打造特色县城。栾川县实施总投资16.9亿元、全程17.8公里的伊河水系建设,形成了“山水相映、城水相拥、人水相怡、文水相辉”的水生态景观轴带;按照汉魏风格对县城老城区街景立面进行提升改造,同步实施了街景亮化工程。
打造风情小镇。利用栾川县人文优势打造特色风情小镇,成功打造了潭头汤泉水镇、秋扒荷花小镇、陶湾养生小镇、合峪蕙兰小镇、石庙滑雪小镇、白土牡丹小镇等风情各异、别具一格的特色小镇,全县15个乡镇“一镇一品”的格局初步显现。同时全方位推进5A县城景观提升和生态修复项目,与建业集团签订了60亿元的文化旅游综合项目,并谋划总投资50亿元的重渡沟国家旅游度假区项目,着力打造以休闲度假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度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