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论场丨保姆闷死老人,暴露家政业“痛点”

2020年05月13日17:26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丁新科

  如果不是在卧室装了监控,江苏溧阳83岁陈老太的家属至今还蒙在鼓里。看起来敦厚老实、热心指导儿孙们办理后事的保姆,竟然就是对老太太痛下狠手的那个人。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根据当地风俗,如果是保姆照顾老人去世的,家人除需支付保姆当月费用,还要包红包给保姆“冲喜”。而对于涉案保姆是惯犯的说法,常州市公安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回应称,目前未掌握其他犯罪线索,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尽管发生在溧阳的事件是极端个案,但近年来涉及保姆的案件不在少数。影响较大的有杭州保姆纵火案、广州毒保姆案等,番禺街坊甚至还有一个专门词叫“执死鸡”(意即捡漏、占便宜),行话“做快餐”,指的就是那些专挑患病老年人下手的“黑心保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政行业乱象,也损害了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据国家发改委数据,2018年,我国家政服务业经营规模达到5762亿元,同比增长27.9%,从业人员总量已超过3000万人。家政企业门槛低、成本低、经营风险小,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部电话、一个人就可以开门营业。在小散乱家政企业里,经常存在服务人员信息不完善、健康状况不透明、从业人员综合素质难以保证等问题。粗放的管理模式给市场监管带来不小难度,还给服务安全、纠纷处理埋下隐患。长期以来,家政业供需失衡、管理混乱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

  在老龄化情况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如何让失能、失智老人体面养老,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社会课题。就拿照顾卧床老人来说,护理人既需要会专业知识、康复训练,还得懂心理辅导,请一个只会做饭的阿姨当然难以胜任。随着医疗保健设备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以农村妇女为主的护理群体确有不适应的趋势。据某国内养老机构反映,对老人健康数据如血压、心率的日常监测,早已可以实现数字化,但因护理人员文化素质不高,不会使用智能健康设备,推广起来困难重重。从这个角度来说,专业化是方向,人才是障碍。

  据报道,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2.49亿,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400万。按国际惯例,每3位老人需要1名护理人员,我国对合格养老护理人员的需求大约在1000万人左右。

  解决养老护理人员供求难题,一方面要严把入门关,确保上岗人员资质。上海推出《上海市家政上门服务证管理办法(试行)》,严格要求家政人员持证上岗,是对老年人养老问题的积极探索。另一方面,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投身养老行业。浙江、山东等地出台措施,扩大养老行业招生规模,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养老业,这些都是好办法。此外, 还应引入商业保险公司、社会监督组织等,规范行业行为。

  电影《桃姐》中的主仆关系,反映了人们对保姆行业最美好的期待。你照顾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是一个充满温情的行业,愿每个生命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