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告白祖国】传承西迁精神 做好人生选择

2020年05月15日16:11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5月6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中国之声联合教育部,推出“五·四”青年节特别策划《青春告白祖国》。5月6日推出《传承西迁精神,做好人生选择》。

  赤橙黄绿青蓝紫,这是彩虹的颜色、是我故乡西藏的颜色,也是我青春的颜色。就像我跨越雪山后看到的大千世界,在历经酸甜苦辣后总蕴含着无限惊喜。

  我叫白玛央金,今年25岁,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我的家乡是西藏山南市桑日县绒乡扎巴村,那里平均海拔3700米,在雅鲁藏布江的南岸。去年我本科毕业后,又回到了故乡,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支教,为期一年。

  我出生在半农半牧的家庭,父母并不识字,但母亲总是告诉我,“你只管往前走,我们砸锅卖铁也会供你读书。”很幸运,我小学毕业后考上了辽宁省辽阳一中,这是国家专项扶持的“内地西藏班”,学费、住宿费、伙食费、书本费全免。

  2014年我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借助交大社会实践项目,我在西藏籍同学中发出支教邀请,因为他们更能明白雪域高原的孩子们对知识的迫切。2016年暑假,我们7名西藏籍女大学生组成了第一批“雪域女团”支教队,有的来自经济学专业,有的来自医学专业,一起来到了我的家乡扎巴村。课堂就设在村委会旁边的会议室里,条件差,我们就睡大通铺。支教队开设了历史、英语、音乐、体育等多门课程,每天上课8个小时,把知识的“种子”一点点播进孩子们的心里。

  除了帮孩子们温习学业,我们还自创了“畅聊天地讨论课”,有次和孩子们畅谈未来,发现他们的理想大多集中在老师、医生上,非常单一,我们就做了图文并茂的职业板块,告诉他们世界上还有很多种职业,有科学家、宇航员、艺术家等等,只有通过努力读书才能实现理想。

  记得一位7岁的小朋友阿吾一开始时说他的理想是军人,理由是军人的制服最帅。支教结束时我们再问他,理想依然是军人,但理由变成了,“军人保家卫国,这个职业光荣神圣。”

  孩子们的求知若渴,深深打动着我。2018年暑假,在山南卓吉村,早晨温度只有11℃左右,但总有孩子会早早来到村委会教室,他们经常是两个人挤在一把椅子上,共用一张课桌,有的孩子甚至上学要走20公里崎岖不平的沙石路,却从没人迟到。我们支教队的队员旦增卓玛为孩子们补习语文,她说,经常早饭还没有吃,孩子们就提前半小时来到教室,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如同海绵吸水。

  在支教初期,我们也遇到过不理解,有次在课堂上,一位家长径直走进来拉着孩子胳膊,硬把孩子带走了。最初我以为是家中有急事,后来入户走访我才明白,那位父亲希望孩子早早打工挣钱,觉得上学没用。当时,在我的家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就放弃学业的孩子占85%以上。于是我就挨家挨户和这些家长讲,我看到的外边的世界。我告诉他们,即便是打工,也要有技能,也要读书学本事,机会和选择才多。

  令人欣慰的是,在年复一年的讲述后,家长们也有了变化,他们的选择中,不再仅仅是放牧、种田、打工,而是希望孩子多读书,能看到更远的世界。十年前,我们的村庄还没有大学生,现在200多户人家的村子里已经走出了20多位大学生,教育改变命运正在深入人心。如今,我的同学们已经有100多人次参与了“雪域女团”支教,受益的孩子达到了4000多人,这些数字不仅代表着我们团队的壮大,也说明我们能影响的人越来越多。

  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交大考察,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今年9月,我将回到母校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攻读研究生,毕业后我打算再次返回家乡这片雪域高原,用执着和坚强践行自己青春的誓言。就像当年交大的那些老前辈那样,从黄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滨,只为响应国家召唤,义无反顾、无悔无怨。

  【青春告白】

  百年沧桑、几度荣光;

  大树西迁,花甲两鬓霜;

  翻越千里,心无疆;

  踏过那江水茫茫;

  何惧那惊涛骇浪;

  梦朝远方。

编辑:臧小景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