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老区看老乡 | 淇县:“头雁”回归春满园

2020年05月15日20:09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郭戈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蒋晓芳

  近日,记者来到淇县灵山街道大石岩村,复工后的“红色记忆代代传承展览馆”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如火如荼地建设,通往蜘蛛峰景区的路上,不时能看到三三两两的游客。

  “这636个用石条铺就的台阶,是徐书记带领大家一锤一钎打出来的。工期原本需要半年,我们只用了43天!”谈及大石岩村这项“奇迹”工程,村民孔水洲充满了自豪。

  他口中的徐书记,是大石岩村党支部书记徐光。

  2016年10月,为积极响应淇县“头雁回归创业计划”号召,已在郑州退休的徐光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回到家乡大石岩村,立志为家乡作贡献。2018年,他当选为大石岩村党支部书记。

  南太行雄奇险峻,让地处深山的大石岩村多年摆脱不了一个“穷”字,全村近五成农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大石岩村的出路在哪里?刚一回乡,徐光便怀揣这个问题,拖着装有4个心脏支架的病躯走遍所有的自然村。经过个把月的走访调查,他找到了大石岩村贫穷落后的根源——村民人穷志短、精神涣散,缺少进取斗志。

  “回乡后不久,徐书记便把村里的党员干部召集起来,带领大家重温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得知吃水难问题一直困扰着乡亲们,他请来水利部门的专家,勘察、施工,还自掏腰包垫付工钱,用20天时间为村里打了一眼260米的深井。”该村村委会主任杨义清回忆,出水那晚,村民纷纷聚集过来,大家你一瓢我一瓢喝了个痛快,也切实感受到徐光的为人和干事决心。

  经过实地勘察,徐光逐步摸清了大石岩村天然洞穴众多、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家底”。开了多次“诸葛亮会”,徐光决定修路、发展乡村旅游。

  “我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很多山头从没上去过,但徐书记硬是转了个遍,仅蜘蛛峰他一天就爬了7趟。”老党员申怀林感慨道,徐光的拼劲感动了大家,党员干部带头,村民们扛着洋镐、带着干粮浩浩荡荡上了山,铆足了劲修路、搞绿化。

  山路崎岖,大型机械设备上不去,徐光便带头肩挑、背驮,咬牙担着水泥、沙子往上运。他们仅用43天就砌好了通往蜘蛛峰景区的636个台阶。紧接着,他又带领大家开辟自然风光游、传统古村落游等4条旅游线路,建设停车场,并将废弃的荒宅改造成接待游客用餐的食堂……这些原本需要上百人干上一年的活,徐光带着大家没日没夜干了3个月就完成了。

  3年多时间里,在徐光的带领下,大石岩村实现集体收入近50万元,全村26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257户已脱贫。2018年,该村入选中国第五批传统村落名录,全年接待游客逾10万人次。

  “受疫情影响,目前进山玩的游客还不太多。趁这段时间,我们打算抓紧推进‘红色记忆代代传承展览馆’项目,在自然风光游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谈及未来的打算,徐光告诉记者。

  群雁高飞头雁领,被群众称为“大石岩村致富之光”的徐光,是淇县众多“头雁”中的一员。2014年以来,为破解农村人才匮乏、基层发展无力的难题,淇县县委大力实施“头雁回归创业计划”,先后回引“头雁”38名。这些“头雁”为淇县引进项目43个,吸引投资5530余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70余万元,直接带动农户增收530余万元,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如今,广大老区群众正努力走出一条“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发展之路,并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明确的思路,朝着全面小康的目标奋勇迈进。

  【记者手记】

  头雁昂首鸣,群雁振翅飞。

  这里的“头雁”,是驻村干部,是致富带头人,是返乡创业的“能人”。在脱贫攻坚战中,在推动革命老区振兴中,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实干书写担当,用真情贴近群众,用心血与汗水扛起责任,引领老区群众逐步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奔富之路、振兴之路。他们以赤诚的初心、忘我的情怀、不懈的奋斗,谱写了新时代的英雄赞歌。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