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下农田“智慧”撑“脊粮”

2020年05月19日08:08

来源:大河网

  作为我省重要的优质粮食生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充分挖掘土地、种子、肥料、技术等生产要素潜力,是濮阳“扛稳粮食安全”的一块基石。

  □河南日报记者 王映 河南日报通讯员 冯云丽 周冰冰

  5月17日,南乐县梁村乡后翟村关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麦田里,一个个半固定式喷灌头像“卫士”耸立其中。“合作社拿出700多亩土地,安装了智能喷灌系统和渗灌系统,可根据小麦需求规律、土壤水分、土壤性质等条件,进行定时定量灌溉。”合作社负责人张关良介绍,这种“智慧水肥”带来的小水喷灌,能最大程度减少小麦病虫害,还能在小麦灌浆期到成熟期有效帮助增产。

  “智慧水肥”是南乐县生态农业信息化系统工程的一部分,也是濮阳市落实“藏粮于技”战略的真实写照。作为我省重要的优质粮食生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充分挖掘土地、种子、肥料、技术等生产要素潜力,是濮阳“扛稳粮食安全”的一块基石。

  在南乐县杨村乡许庄村,300余亩的麦田格外“出挑”,“高低胖瘦”各有不同。“这里包含有3000多个小麦品种、品系。”河南省民兴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俊兴说,这片区域既是国家级、省级优质小麦品种展示区,也承担着小麦新品种的播量试验和栽培试验工作。

  “一个好种子,对小麦增产增收至关重要。”王俊兴和他的团队培育的“濮兴5号”,不仅填补了濮阳市十多年来没有国审品种的空白,成为该市10万亩良种繁育基地、18个自主培育优良品种的“排头兵”,而且为全国200多个县带去了高产。

  从种到收的各个环节,同样离不开技术的参与。“结合主推粮食作物品种特征,推广‘最适’种植模式、‘最少’药肥用量、‘最省’人工投入、‘最大’综合效益的绿色高效生产模式。”濮阳市植保植检站站长寿永前解释说。

  “原来俺们种地,不见虫不打药,不见病不打药,还总怕药打少了。”清丰县顺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晁代超说,现在通过分析病虫害情况,由植保站统一提供药剂量和药剂配方,统一时间喷药防治。

  “统防统治实现了农药减量却增效控害。”清丰县植保植检站站长董彦防介绍,该县是我省最早一批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地区,通过专业化服务组织包办、代办、托管等形式,科学防控被普及到各个种植合作社、种粮大户和小农户。

  “今年亩产大概能到1200斤。”憧憬着丰收的景象,晁代超的嘴角漾起了笑容。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