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廖华歌谈文学豫军:爱做“笨功夫”,高歌猛进中应更注重宣传推介

2020年05月24日07:23

来源:大河网


  廖华歌受访者供图

  河南商报记者郑超

  2019年,河南作家李洱凭借《应物兄》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再一次将人们的目光集中到文学豫军。在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作协副主席廖华歌看来,爱做“笨功夫”的文学豫军,正在高歌猛进。

  重视离退休返乡人员的力量,助力乡村文化和人才振兴

  在走访调研中,廖华歌发现,河南各地市在乡村振兴方面,普遍存在文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需进一步加大力度的问题。对此,她建议充分重视离退休返乡人员的力量,以此带动乡村文化和人才振兴。

  “许多人觉得老家山区空气好,离退休以后回来养老,这些人的文化生活是非常丰富的。”廖华歌称,他们自娱自乐的同时,无疑带动了乡村文化的发展。除了本身的爱好,离退休人员还能借助资源的影响力,组织向乡村捐书,进行乡村文化书屋、文化大院建设。

  “村里年轻人大多数都外出打工,如何能让人才回归呢?”廖华歌说,依然可以借助离退休人员的力量,搞好培训,传承当地文化,为乡村培养出本地人才,“人才多了,人,才能多,文化培养才能打通。”

  谈文学豫军:爱做“笨功夫”,高歌猛进中应更注重宣传推介

  作为河南省作协副主席,廖华歌非常关注文学豫军的发展。

  “去年,李洱老师的《应物兄》获得茅盾文学奖,对我们文学豫军是一个巨大的鼓舞。”谈到李洱获奖,廖华歌显得有些激动。

  一部小说,李洱写了13年,写坏3台电脑,写了200多万字……在廖华歌看来,这种扎扎实实的写作态度,正是文学豫军了不起的地方。

  2015年,李佩甫凭借《生命册》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这是河南本土作家首次获得茅盾文学奖;4年之后李洱“接棒”,再次证明了文学豫军的能量。

  “文学豫军正在高歌猛进。”但是,文学豫军存在一个“短板”,那就是太内敛,廖华歌说,“我们只是想着把作品创作好,把队伍打造好,在对河南豫军的推介和宣传方面比较欠缺,应该再恰当宣传,会更加给力。”

  文学豫军的人才培养情况如何?廖华歌介绍,省市文联和作协等机构,不断为年轻人开作品研讨会,建立创作基地等,创造各种条件,培养青年作家,“不需要担忧人才断层的问题。”



编辑:梁倩文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