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牛书成:郑州大学积极筹建“黄河实验室” 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0年05月26日14:39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张楠) 如何立足“双一流”学校区位优势,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科技需求和关键问题?5月26日,大河网记者采访到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党委书记牛书成,在黄河流域保护发展问题上,他谈到需强化组织规划、汇集创新资源、加强平台建设,积极融入黄河国家重大战略,为保护母亲河、打造幸福河贡献郑大力量。

强化顶层设计 做好“黄河大文章”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在实现治理黄河五个目标任务上,近年来郑大发起成立郑州大学黄河生态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院,构建多学科共同研究黄河问题的学术平台。

牛书成介绍,去年11月2日,学校与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河南研究院、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生态水利工程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水利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了“黄河保护与发展”首届高层论坛,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科技需求和关键问题,为快速推进和服务支撑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发挥积极作用。

当前,学校聚焦“黄河”这条主线,围绕黄河工程安全保障与防护、黄河水资源高效利用与调控、黄河生态环境保护、黄河高质量发展战略、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开展研究,着力为黄河流域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大咨询建议、战略支撑和实施路径引领。

打造创新平台 筹建“黄河实验室”

“学校聚焦重大问题研究,以水利工程学科为基础,融合土木工程、建筑学、力学等学科资源,联合省内外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统筹推进‘黄河实验室’建设。”牛书成表示,该实验室按照“国际一流、国内领先、黄河特色、郑大优势”目标,致力于解决黄河土质堤坝安全防护、流域水土协同资源调控、引黄与穿黄工程灾变防控、滨黄工程建造与维护等领域关键科技难题。

“黄河实验室”建设包含黄河基础理论与技术实验室、黄河水生态科学试验场和黄河足尺工程试验场三大部分,建设相关试验平台和试验模块,在滨黄基础设施工程灾变机理与灾害防控理论和技术、黄河水生态系统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环境演变模拟、黄河复杂环境下大型工程足尺模拟试验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着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学术高地,力争获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国家实验室。

弘扬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

去年12月24日,郑大举办“黄河文化与中原文明”学术论坛,探讨中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黄河对中原文明特质的塑造以及中原文化在黄河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牛书成认为,孕育于黄河中游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和基础。为此,学校依托中原历史文化学科群,建设了中原历史与文化研究院,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先生担任中原历史和文化研究院首席教授,深入阐释中原历史文化,着力提升民族与国家认同。

同时,在推进黄河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成立,并与洛阳市人民政府合建郑州大学文物考古研究院、博物馆研究院、龙门石窟文化遗产研究院,与郑州市文物局合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持续推进黄河中游地区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传承发展。

编辑:史海山  审核 :新闻总值班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